唐筠原本的意思是自己走,家里人都不放心,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带上了跟她最久的流苏流云,帮她分担了两个包袱。
程氏的确要借机回乡,她父亲程逸告老还乡之后就回老家罗城定居,她这次回去就是为了探望父母,同时也为女儿诈死掩人耳目。
两队人马在罗城东城门就分道扬镳,唐筠带着几个护院和两个丫鬟赶往延城,上路不久就抛弃了马车改骑马,流苏两人学过些功夫,骑术并不算差,几人赶路的速度立刻便提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我……我摸鱼了QAQ三更可能会有点晚
第54章 珍爱生命,远离宫斗(十四)
延城原本是个荒凉苦寒的延边小城, 位于两国边界, 时不时就有北部流寇来打秋风。
近些年来,政策宽松了些, 两国开始有了贸易往来,比起曾经,现在的延城已经算得上是繁华, 虽然比不上上京古都,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唐筠带着人赶到延城的时候, 看到的就是与上京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不只有汉人, 还有不少穿着胡服的商人在街上来来往往, 比她想象的要qiáng上不少。
唐筠牵着马,带人在街上逛了一圈,边走边打听消息,“先买栋宅子安顿下来,再安排之后的事。”
如果是平日, 位置好一些的宅院还没有这么好买, 但现在是战时, 虽然没有打到延城来, 毕竟距离前线不远,最近有好几栋宅院要脱手。
唐筠挨家挨户的看了一遍,最终选定了一家,位置和采光都不错,宅子也是新建的,年份不长, 家具也都不算差,只是成jiāo价格贵了一些,最终唐筠用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价格将这栋宅子买了下来。
拿到地契房契,唐筠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其他几人开始清理院子,她带着人去街上转悠。
她带的钱倒是不少,只是也不能只出不进,她第一家店准备卖些粮食,等之后找到了好厨子再把酒楼开起来。
她在延城没有任何后台,又不肯bào露身份,生意做得太好容易招人眼红,尤其是酒楼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最容易发生冲突,她得早作打算。
唐筠带着流苏逛着铺子,从米面粮油逛到布匹胭脂,好不容易在街边的茶摊上歇了歇脚。
路边的茶摊自然没有什么好茶,流苏一个劲儿的皱眉,“小姐,这种茶会不会不太gān净?”
她看着浑浊的茶汤,小心的尝了一口,摇了摇头,“奴婢再给您泡一壶吧。”
唐筠不介意,她没流苏想的那么娇贵,要是吃不了苦,她又何苦来这种地方做生意,“入乡随俗嘛,偶尔喝一口也不碍事。”
她大剌剌的坐在路边,端着一个大茶碗,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如果是太平盛世,其实是女人的钱最好赚,什么胭脂水粉衣服首饰,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可现在是乱世,老百姓求的不过是吃穿二字,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其他的都是虚的。”
流苏听得似懂非懂,唐筠继续说道,“穿还在其次,主要还是吃,粮食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开店,最稳妥的还是开一家米铺面铺,不说赚钱,总不会亏了。”
流苏点点头,“小姐说得有理。”
茶摊上没有人,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穿着灰扑扑的短打,坐在一边的板凳上,幽幽的叹气,“理是这个理,可如今这世道,种地的人大都逃难去了,地里的庄稼没人种,没人收,哪里来的粮食啊?!”
流苏一听,也觉得有理,再次点了点头。
唐筠不高兴了,瞪了她一眼,“你怎么跟墙头草似的!”
她难道不该站在自己这一边吗?!
老头看了她两眼,还是摇头,“小姑娘,这世道可乱着呢,我看啊,你们还是趁早回家去吧。”
活了这么多年,他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这位小姐身上的布料他虽然见都没见过,但想来也不是什么便宜货,这样的小姐何苦来这种地方受罪呢!
“回家?我可是偷跑出来的,我爹娘bī我嫁人,我不愿意,才跑到这种地方来,要是赚不到钱,我可能就真的得回去嫁人了。”唐筠三两下编出一个不太凄美的逃婚故事,听得流苏一愣一愣的。
“逃婚?”老头显然没想到这个答案,“既然这样的话,你们可以去街口的李家面铺去问问,他家听说收不到粮食,已经gān不下去了,准备这段时间就把店兑出去,唉,这寇匪还没打过来呢,老百姓的日子先过不下去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