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花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们,“你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啊?看模样也不像姐弟,我听人说小先生是你的义子,可你还这么年轻,怎么会给自己收义子呢?”
看她纳闷的不得了,荣三鲤忍俊不禁,拉起顾小楼的手。
“我们只是想成为彼此的家人而已,至于到底是姐弟还是母子,重要么?”
顾小楼感受到手中传来的暖意,侧过脸看向她。
夜色已深,院子里点着一盏梨形电灯,高高悬挂在树梢。她的脸被灯光照成了暖huáng色,眼神纯澈得像少女,可是世间有哪个少女比得上她?
他忍不住收紧了手指,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她披上。
刘桂花看着亲亲热热的两人,只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超出了自己的认知,一个huáng花大闺女,养着一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义子,以后谁还敢娶她?
但是有一点不用怀疑——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眼下都实实在在地帮了她的忙。
有这一点就够了。
吃完饭,huáng老头醉得走不出直线,是被刘桂花扶出去的。
荣三鲤和顾小楼目送他们出门,约定好明天上午继续gān活。
永乐街上的店铺基本都关了门,也看不到行人,只有常家饭庄亮着灯,还有几桌客人没走,时而传出一阵划拳或哄笑声。
看着天空中已经快要变成正圆形的月亮,荣三鲤深吸一口气,满足地微笑。
“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顾小楼的手抬了抬,似乎想抱抱她,但最终收在袖子里,只说:“你去睡觉吧,我来刷碗。”
青年长身玉立地站在月光下,面容白净,肩膀已经快与成年男子一样宽,胳膊腿却又长又细。
他的胸腔里怀着炙热的真心,以及呼之欲出的喜爱。
。
。
。
二月十五
宜祭祀,裁衣,开市。
忌作梁,造庙。
今天是开张的好日子,荣三鲤早早起了chuáng,一推开门就闻到扑面而来的鲜香味,原来huáng老头夫妇已经把粉皮准备好了,汤锅里热气腾腾。
由于荣三鲤已经成了他们的老板,他们就把自己做粉皮的秘诀告诉了他。
其实说是秘诀也不是秘诀,原因所有人都知道,只是懒得去做而已。
想要粉皮好吃,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用料足,辣椒、酱料、面粉,全都选力所能及内最好的,放上满满一大碗,看着就美味。
二是得用鲜物吊高汤,huáng老头试过香菇、韭菜、白萝卜,以及小鱼gān小虾米,反复尝试后用小虾米白萝卜和绿豆芽一起煮汤,煮出来的汤清澈透亮,味道极鲜,价格还非常实惠,于是一直沿用了十几年。
荣三鲤当初怎么尝也尝不出是什么汤,得知秘诀后,一闻到味,就闻出里面果然有白萝卜和豆芽的香气。
她走过去打了个招呼,huáng老头问她吃不吃粉皮,她说不吃,又问她几点钟开张。
她看看手表,“不急,有个东西还没到。”
huáng老头第一天工作,表现得很积极,问她是什么东西,自己可以帮忙取。
她正要说话,顾小楼就从大堂那边匆匆走来,说:“三鲤,你订得匾额送到了,过来看看吧。”
对于一家酒楼来说,匾额是极其重要的东西。好手艺是活招牌,匾额就是固定招牌,开张这天就跟酒楼绑定在一起。要是食客吃得好了,以后还想来,必定说到XX家去吃。
像常家饭庄,他们的匾额就是特地请了锦州城里最有名的书法大师写的,据说花了近百大洋,字迹那叫一个浑圆厚重,让人看了就忘不了。
顾小楼当初也提议找大师写,图个好彩头。荣三鲤却说不用,自家的酒楼自己写。
她用宣纸写下了字样,送到制作匾额的地方让人临摹上去,选了店里最好的雕工师傅,花了将近十天才做好。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