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舌灿莲花朵朵开+番外 > 第11篇

第11篇(第2页)

    “我,没有。”

    魏徵食指轻敲桌面,“小白,你记住,我们是谋士,任何时候第一条都是谋己。”

    “那您的顺其自然便是不管太子了?”

    “他是太子,自会有多方势力运作,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我们谋士却是藤蔓一般,只能依附,所以万事先为自己谋。”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如此?”公孙白负气离开。

    师徒二人第一次不欢而散,魏徵没再劝,各人都有各人的命数,他为自己谋,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玄武门之变后转投李世民,公孙白为李建成谋,所以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公孙白虽然不忿其他人的无为,可他什么也做不了。

    杨文gān反叛之事震惊朝野,太子一党瑟瑟发抖,秦王一系耀武扬威,中立派夹着尾巴,哪边也不敢得罪。

    六月廿六甲子日,高祖传召秦王。

    “杨文gān造反一事,你觉得要怎么办?”高祖问。

    “必须全力镇压,以儆效尤。”李世民答道。

    “此次叛乱事关太子,非同小可,朕希望你亲自去。”

    “儿臣觉得不可。”李世民没答应。

    “有何不可?”

    “世人皆以儿臣和大哥有仇,甚至有人提出此事为儿臣一手策划。儿臣认为,此时儿臣应当避嫌,免得有心人妄加揣测。”

    “何人敢议天家之事!”皇上震怒。

    李世民只做没听见,并不回答。

    两人互相心照不宣,皇上一味劝他亲自前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太子素来有仇,一定会竭尽全力对付叛党,而李世民一直坚持派遣一名将领攻击杨文gān。几个回合之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良久,皇上似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目光放远,并不看李世民,轻声说:“回来以后,朕将你立为太子。”

    李世民的表情终于变了,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惊,他实在没能控制住自己。他不由自主地盯向李渊,李渊仍是不看他。

    “朕不愿意效法隋文帝去诛杀自己的儿子,届时就把建成降为蜀王。蜀中兵力薄弱,如果以后他安分守己,你不用将他视为心头大患,如果他有异心,你灭他也是易如反掌。”

    这个条件太过诱惑,李世民终究还是答应了。

    七月初一己巳日,杨文gān攻陷宁州,,初五癸酉日,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他的头颅被传送到京城。

    宇文颖立下一功,沾沾自得,以为自己从此以后便是秦王肱骨,前程一片大好。是夜,秦王宣他觐见,他心头大喜,急忙前去。

    “秦王。”

    “这件事你做得很好。”李世民又在擦剑。

    “假惺惺”,看他仍拿着那把剑,宇文颖在心里说。面上却是激动地跪倒,“幸不rǔ命。”

    “想要什么赏赐?”

    “不敢,愿为秦王肝脑涂地。”

    李世民轻哼一声,“既是如此,那便成全你吧。”

    宇文颖还没理解这话的深意,秦王手中的剑已经割破了他的喉咙,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蠢货。来人,把他抬下去。”说完这句话,李世民仍又回去拭剑了,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他自言自语:“我的哥哥啊,你也敢陷害吗?用这把剑杀你,倒真是你的幸运了。”

    作者有话要说:乔鼎轩:知己,嗯?

    公孙白:知己就是知己!

    ☆、社长好可怕

    杨文gān身死之后,局势更加复杂,公孙白整日忧心忡忡,却突然传来消息:太子被放回长安了,但仍为留守。

    “怎么会这样?”公孙白有点看不懂。

    “我说过,他是太子,他不是一个人。所以你仍要先谋人吗?”魏徵道。

    “是,师父。”公孙白坚持。

    “鹬蚌相争,得利的从来都是渔翁啊。”杜如晦突然冒了一句。

    “不知道皇上到底许了秦王什么,才让他出兵。”魏徵感叹道。

    “总不会是太子之位吧。”杜如晦捻捻胡子。

    二人相视一笑,不再说话。

    这短短几句话,却听得公孙白内心波澜起伏,自己还是太嫩了,远没有师父和杜如晦看得清。

    魏徵说的对,太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秦王出兵后,齐王李元吉与后宫嫔妃轮番为太子求情,封德彝也带领□□每天上书,指出太子本就是继承人,决没有无故谋反的道理。没有了秦王一派的掺和,皇上像突然想通了一样,觉得很有道理,只以太子李建成致使兄弟关系不和睦的过错而责备他。

    实际上高祖早就猜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太子李建成很可能是被秦王李世民陷害的,但是他在地方培训的私人力量这次闹出了乱子,敲打一下他是必要的。李世民摆明了就是想当皇帝,而且他不经请示擅自杀掉宇文颖,这个行为本来就有诸多疑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步步骄 风语旅程 我说喜欢有用吗 摘星II 荒野直播:挑战极限就有奖励 方天仇林轻语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