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本想着今年能过个好年,结果赵老太太这么一闹,家里虽然没动根本,可是也是没那么好过了。不过蒸大馍,过油这些还是必不可少的,赵琳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买材料叠了麻糖,卖了一部分回本剩下的自己家里吃了。
转眼间就是腊月二十八了,哪怕是已经彻底分家。可是对外还是一家人啊!赵红结婚那天,赵国还是去送她了。
程翠作为大嫂本也要去的,可是老太太和赵红没喊她,她也就没有自作多情,在家带着几个孩子打扫卫生,中午破天荒的做了一锅jī蛋面。
赵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看家里已经收拾好,就睡了。明天还要接赵红回来一天呢。
年二十九也就是除夕,接完赵红回来,赵国回家把家里收拾一遍,又跑去祖坟上了坟,回来贴上门联,给他爹和他叔那院把对联也贴上。喊上他爹他叔家吃饭了。至于他娘已经不是他的事儿了。
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守岁守到半夜都去睡了,毕竟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没人能熬通宵。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程翠带着赵琳跟着隔壁嫂子,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赵国带着赵qiáng跟着平辈的一帮人也去了。留下俩老头在家等着别人来拜年。
初二回娘家,赵国程翠一家子都去了,他们分家的事儿已经传到娘家耳朵里了。几个舅子没有跟着媳妇儿回娘家,就是为了收拾赵国。最后还是程翠出面护住了他。
赵国这个年过的很憋屈,可是他没办法改变。只能自己生闷气。赵琳看到她爸这样安慰道“以后家里就没有这么多糟心事儿了,咱们会越过越好的。等过几个月咱们有了自己的地,再搞些农副产品。咱不会再为钱发愁了。”
赵国只当那是他闺女的美好幻想,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笑。觉得自己能在盖两间房,一家人够住,能吃饱饭就行了。
因为房子不够住,现在三岁多的赵qiáng跟着两个爷爷一起住。赵琳定期帮老爷子们打扫,拆洗,不然怕有虱子,老小都遭罪。至于赵胜现在还小呢,不过照这种趋势,过不了多久会跟着他哥作伴去。
过完年八岁的赵琳继续去上学。家里人开始翻菜地,把能做的活儿都做了。暂时也没什么事儿了。
第十五章chūn天来了
过完年,天气开始慢慢回暖。柳树都开始抽条了,赵国弄了一些嫩柳芽,烫了一下,用水泡一夜去苦味儿,蒸蒸或者凉拌吃了,也算是见了点绿。
大家的生活依旧苦巴巴的,每年到这个时候都难熬,青huáng不接。家家都在勒紧裤腰带,上工的时候一天还能吃到些gān的,不然只能是野菜加棒子糁子熬着吃。
基本上家家都是如此,还有一些早就没有粮食的人家是真的靠野菜度日了。大家都在期待着什么?具体就是吃饱穿暖,至于怎样吃饱穿暖,大多数一辈子土里刨食的老实人并不知道怎么做?
这个时候可以说很松了,只不过农村接受外来信息太晚了,大家都一样,在慢慢的熬着,没有什么特殊性。
过了几天,有人从镇上回来,带来了一个消息,可能是要动地了,去年就已经有人做过,土地依然是国家的,不过人们可以自己承包。jiāo够国家的余下的都是自己的。
所有勤快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在跃跃欲试。没有人想自己拼死拼活的gān活儿,自己不够吃,还要养着一帮懒汉。不过也有人不高兴,因为没办法偷懒了。
只是村长和支书都没有说话,大家也只是私下猜测至于什么时候执行谁也不知道,可是这个消息已经给了大多数人一种希望。
赵琳继续上学,她发现了一个与前世不一样的点,那就是学习使她快乐的同时,也给她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她的努力沉着不像这个年龄段的人,自律性一直都很qiáng,这个孩子好好培养应该能成才。”这是她班主任和她父母说的原话。
可惜赵国和程翠并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自己活的都是浑浑噩噩的,认为女儿认识几个字就行,以后不至于做睁眼瞎。反正以后要结婚,是婆家的人,成才不成才什么的无所谓,因为那套i遥远了,还不如现在帮家里多gān点活儿呢!不过自己家孩子得到老师的夸奖两口子还是比较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