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笑着说“知道了小管家婆,这瓜马上就下条子了,辛苦也就这几天了。白说恁多了,家里的物件儿都喂了没有?”
“猪,扁嘴子和jī喂好了,羊叫俺爷牵地里去了俺弟看着呢!”
“那中,一会儿你跟我一块卖瓜去吧。咱俩蹬着三轮车去,三轮车装不多。驾车子是能多装点儿,被恁二爷拉去镇上卖凉皮了,三轮车装的少就少点吧!”
“管,那我去收拾一下,咱俩一起去卖瓜。”
一路上有不少人在问咋卖?可是一听价格,很多人都歇了菜,又听可以用粮食换。就有不少人跑回家背粮食去,天热下地回来后,能吃上一块瓜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不过对于这些人来说换俩尝尝鲜可以,多的还是舍不得的。
其实这个时候,在农村粮食也算一种货币,很多东西都能用它换。就连凉皮也有人拿粮食来换儿,不过是少数罢了。有一段时间,赵琳家卖油条油馍头,菜盒子,糖糕,很多人都是拿粮食来换的。不过现在天热,大家不太爱吃油炸的东西,还好如此,不然赵琳一家子肯定忙不过来。
这一三轮车卖到的钱真不多,父女俩本来打算进城去卖,结果还没走到就卖完了,准确的说是换完了。换瓜时还有一段小插曲,有些人怎么说呢!耍小聪明拿来换瓜的麦子里掺的麦糠还有小坷垃。
赵国不经常做生意,又是个大男人也不好意思说啥。可赵琳就不一样了,她要求那些人拿回去用簸箕簸好再来,没有簸箕就用筛子筛,不然就折称。自己想要耍小聪明可以,但是也别把别人都成当傻子,既然做了就要有承担这个后果和风险的自觉。
那人看她是小孩,就不理她。结果赵国说了句,“俺姑娘就是这么认真的人,你要是不弄得话估计不行。”那人又撒泼说不赵国父女太死板不活道,不会做生意。然后各种诋毁赵琳家西瓜,说西瓜不甜,一会儿瓜没熟一会儿又说瓜熟过了各种挑刺儿。总而远之就是想要让赵国给他算便宜点儿,或者让他们用差粮食可以搪塞过去。
赵国一个大男人不好和那泼皮计较,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赵琳可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反正她是个孩子,就算说,别人也不会拿她怎样,顶多说她说话刻薄。她张嘴就把那些人怼的说不出话来。“瓜是好瓜,可这粮食就未必了吧!做人要实诚,我们种个瓜也不容易,俺爸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天天都是在瓜地里……”直说的那人不好意思再说占便宜的事儿。
除了几个不太好的瓜没卖掉,其他的都卖了。这个时候一个老奶奶说“这剩下的瓜能不能便宜点儿换给我?”赵琳赵国想着这瓜也不能放,能赚点就赚点。加上这个老奶奶想换,便宜一半给她了,直把老奶奶感激的不能行。
俩人卖完回家收拾了一下,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又去瓜地了。赵qiáng一看到他爸很他姐,就大喊“爸,俺奶奶带大姑跟俺叔来摘咱家的瓜了,摘了三大袋子我都拦不住他们。”
赵爷爷有点尴尬,摘瓜的是自己的老婆和大闺女以及小儿子,摘的是自己大儿子的瓜。一听关系还挺近,其实呢!几个人比陌生人还不如。他又拦不住,想着摘几个应该不会被看出来。
可他也没想到自己大闺女跟小儿子恁厉害。专挑好的大的摘,而且一下子摘那么多,让人怎么可能高兴呢!要知道就是赵琳他们自己吃。也是挑那些小的品相不好的吃啊!
赵国有点生气,可是自己家闺女和儿子已经够生气了。摘家和自己关系还那么亲,只好反过来安慰自己的儿女,也算宽慰自己老爹的心。临头还不忘安慰自己闺女儿子别和他们妈说这件事儿。
过了那一阵赵琳也没那么生气了!想到她妈现在的情况,就和她爸一起哄赵qiáng。
“咱大姑跟小叔摘的瓜给钱了。”
“那我咋没看到钱?”赵qiáng不服气的问他姐。
“这个钱给咱爷爷了,爷爷那么辛苦带我们帮我们看瓜,这个钱给他买酒喝。咱妈现在怀着小妹妹,听到咱奶奶那儿边的人会不高兴。咱妈一不高兴肯定会肚子疼的,所以咱大姑和小叔来瓜地的事儿千万不要和咱妈说。”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