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在学校门口面善心慈的赵二爷爷,在天冷的时候开始免费给赵琳同学加热饭。不管你来不来店里消费都是如此。时间长了这些实诚的村里孩子觉得这样不好,开始过来的少了,可是在大冷天又想喝口热汤,大家就商定定期给他背柴禾过来。
有些在人多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帮忙,所以赵二爷爷有时候还会请这帮孩子吃顿饭。就这么从初一到初二再到初三的孩子都认识他了。也知道他来是为了陪侄孙女上学,所以初中三年没有人不羡慕赵琳。
今年开chūn赵国就找人来来翻盖房子。家里的东西什么的都挪到后院去了。就连程翠和几个孩子也挪到后院去了。为了避嫌俩老头在前院儿搭个棚子将就着。更多时候是赵爷爷在将就,因为赵二爷爷再忙店里头的事儿。
这个时候农村还不兴盖楼房,因为觉得没有用。尤其是二楼,你总不能背着粮食上二楼吧!所以赵琳家盖的是平房。大大小小总共有七八间了,两个老头年龄越来越大,让他俩住破房子赵国一家住新房子的话,村里的人会骂死他们的,而且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房子盖了俩月,最后上梁的时候东院老太太来了,老太太是来借钱的,说她的房子屋顶破了要修,她没有钱修。在农村上梁是大事儿,程翠这些年都不和老太太生气了,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今天上梁她来找事儿,那个火气儿蹭的一下子上来了。
上梁是个高兴的事儿,要知道今天的日子还是找人给算的呢!结果就出现了这些破事儿,她咋能不生气啊!可她不能这个时候和老太太gān仗,否则有理也变得没理了。她抱着自己小闺女站一边儿去了,让她儿跟她扯掰去吧!反正在自己在旁边看着呢,看她咋作妖。
老太太张口就朝赵国借两百块钱修屋顶,把赵国为难的不行,虽然当初说的分家是一刀两断,可是血缘关系咋能说断就断呢!这儿这么多人也没办法一个一个解释自己亲娘来借钱自己不借的原因。可是借了的话也很憋屈。
就说“娘,你看我们现在刚盖了房,手上也没啥钱!你房顶漏水,等我把梁上了,再过去看看行吗?你看今儿个太忙了,明个儿去行吗?”
老太太翻着白眼说“你自己住新房让老娘住没有屋顶的土坯房,你不怕人背后戳你脊梁骨啊!而且你又不会盖房子,去管个毛用啊!至少得带俩老师去看看吧!(她们这一块对手艺人一律尊称为老师,不分职业。)不然你给我钱我自己去找老师来看。”
“那也得等到明儿个啊!你看看我这儿一摊子,你觉得我今儿个有时间吗?明个儿我去看看,给你补上。”
“记得带老师过去!不然去了也没啥用,或者拿钱我自己请老师去。听到没有?”说完老太太拄着拐杖迈着小碎步走了。
程翠看完了全过程,在旁边不停的翻着白眼。赵琴两口子也在,看见她娘赵琴喊了一声娘,老太太连理都没理就走了。
赵国赶紧招呼大家继续上梁,农村人还是比较迷信的,吉时不能错过,后面找人给老太太把房子修了,可是老太太仍然不满意,一直在嚷嚷着,赵国想到他娘在他上梁时候的事儿,就一股火气儿上来,直接走了,留他娘一个人在后面骂骂咧咧的。
盖好房子晾了一个月,一家子瞅了个日子又搬回来了,新房子比较cháo湿,但还算凉快。家里的墙头和门楼都拉起来了养着两条狗,一般人还真不来他们家。
赵二爷和赵爷爷依然回后院住着,俩老头不愿意住新房。盖的时候有一间房就是给老头们盖的,结果俩老头不愿意住,所以一直空着。后面下大雨发大水地窖没法再用,就用来囤粮食了。
也不是俩老头不愿意去住,而是俩人有自己的考量,虽然说新房子好,自己的土坯房自然比不上。红砖青瓦一个村里也难找出来第二家,一辈子能住这房真是值了。可是两个人年龄都不小了,儿子侄子的房子才建好,自己不管不顾的住进去,万一有点啥事儿。那不是膈应人吗?所以俩老头继续在后院住着。就是不松口搬回来的事儿。
不过赵qiáng赵胜弟兄俩倒是搬回来了,俩人一间房子。住进来第一天俩人高兴的在chuáng上打滚儿。木板chuáng是才做的,要是在赵二爷后院的chuáng上这么玩儿的话,估计chuáng早就塌了。
赵琳的房子也留出来了,这个大姑娘再也不用和爸妈一间房子了,她有了自己的屋子,虽然她不常常回来。
赵琳的小妹妹名字叫赵萱萱,刚开始就是叫赵萱,还是赵琳给起的,可是家里人叫萱萱顺口叫顺口了,就改成赵萱萱了。小姑娘长的胖乎乎的很可爱。
赵琳这周回来,赵萱萱非要闹着和姐姐睡,无奈赵琳只好把她抱到自己屋里睡了一夜。小姑娘睡觉还算是老实,一夜也没闹腾她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