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她猜测的没错,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递折子的,她这个长公主平日里吃喝玩乐没少gān不正经的,忘记写奏折那应该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容琦看看周围,发现帘子后只远远站着两个侍女,皇帝也不可能忽然从龙椅上走下来。这才放心地打开那只盒子,仔细看那本奏折。
她能确定这本奏折根本不是那长公主写的,奏折上是一手俊秀的好字,只有练过字的人才能写出来,而这位长公主的手指,她一个个都摸过了,没有因为握笔留下的茧子。
那本奏折很长,里面的内容也正是目前朝堂上再议的事。
关于晋王谋反案。
这本奏折上说的很清楚,晋王谋反案宜早做处理,凡涉案官员应早做处置。然后剩下的内容就是涉案人员的名字,容琦将奏折打开,整整三页密密麻麻都是人名。
在古代不讲什么铁证如山。
就算是讲证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容琦光听着这朝堂上的辩解就已经明白。长公主容琦和将军联手起来接着晋王谋反陷害了一大批清官,驸马爷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他们这一派是主张早点将那些官员杀了以绝后患,她刚刚的奏折如果呈上去那后果可想而知。
典型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她真的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死在她手里?
显然她做不到。
听着那些关乎一个省市的大事瞬间落锤定音,容琦的神经终于在种种复杂的情绪中紧张的有些麻木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公民成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室成员,这样一个身份的变换显然她还得慢慢适应。
她尽可能地从中吸收所有她有用的信息,然后做为装饰她这个新公主的筹备。
不能说那些朝政她听不懂,她虽然不是天天听新闻联播,但是一年总会被熏陶个几十回,所以还算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国家的麻烦事都一样,兵部,户部,工部,吏部,刑部这几个部门天天都有事。
一个官员提出问题然后解答,皇帝批允。
容琦听着好像这皇帝也没有做出什么错误的决定,可是为什么他就偏偏纵容长公主到这个地步。
早朝的时间一常,容琦坐在椅子上也自然松懈下来,礼部说异国使节的朝贡,将军不在没人能与这些番外人士jiāo谈,主要是之前将军监管礼部,后来调任之后带走了许多部下。朝廷里那些懂外jiāo的人士都被调走的调走,将军带身边的带身边,礼部许多官职空闲,反正朝廷里现在是无人可用了。番邦那些鸟语只能等到将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再调人翻译。
那些异国的书籍被呈上来,容琦欠着身只能隐约地看到一些类似英文字母的东西。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