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开疆扩土 第一百零五章节 上阵父子(第2页)
那三个重甲方阵,退回来之后,陈恩培与栾鹏举两个方阵,又是蝇蚊似的,老撵在其后不放,又是箭又是矢的。
五千重步兵,追人家二千轻步兵,连个毛都没有捞到,还倒赔了几百个兄弟的性命,倒在了甘修军的箭矢之下。
你说那尧心远窝火不?这个时候,不知是谁在后面来了一句:“大家快撤!”
紧接着又有人大喊:“大肚国军败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这句话还是从追上来栾鹏举喊的!丁翰墨的重甲兵纷纷停下来,回过头欲察看,是怎么个一回事?
哪知,甘修军的两个方阵,快速杀到。大肚军士兵大多这个时,还是背对着甘修军的,什么精锐部队!
追上来的甘修军,趁着这个空档,大杀特杀,犹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般。直接干倒一大群扎堆的精锐之师!
什么精锐之师?还不是手起刀落,人一颗脑袋瓜子活活生地砍下了!甘修军立刻军心大震,喊杀震耳欲聋。
“大肚国军败了,大肚这军败了!”甘修军中,一些有点头脑士兵,也跟着叫喊。
一时间,大肚国军的重甲精锐,造成人心浮动、军心不稳,甘修军的叫喊。以讹传讹地,竟连丁翰墨军本身的士兵,也高呼;战败了!战败了!
在古代战争,胜利的条件;无非是统帅之军事才能,以及士兵的士气。无论是士气低落一方,无论他们军队,多么强大,士甲多么精良。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陈恩培统领下甘修军,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采用了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
再乘机取胜的谋略,关键是关于抓住了大肚国军,前后左右军阵协调不一致的主要矛盾。
新兵在看着老兵,而老兵这会,受骗上当,受到影响。还以为自己人的后方,真的战败了!
后面的人还在拼死作战,前面的人,反到处于观望。
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栾鹏举最为了解情况,他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
甘修军各部,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而锥形阵中的大肚国各方阵,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这可害苦了作战的新兵,竟然你们不用心,我为何拼死拼活的?
不光是甘修军的骁勇善战,丁翰墨最重视的重甲兵,也都军心浮动。利用这个机会,陈恩培所在的方阵。
从侧翼攻击后退的丁翰墨军主力,攻击的压力,仍至士气低落。尧心远该做的都做了!
督军的杀了十几个后退的士兵,总算震慑住了。但是,陈恩培从另一侧的攻击,战败的呼吁。
以及被督军所斩杀的逃兵,重甲们真的相信了;他们兵败了!
也不察看后面与甘修军接触,到底是怎么样,原本后阵的。在后退之后,改为前军,前军听后面战败之声呼天抢地。
‘嗡!”这三个不光在人数,以及军力上都优于甘修军的重甲精锐方阵。自己人给自己人打败了!
打了败仗的士兵就像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了。
就算兵力再多,人的作用很多时候大于兵器,一看主力部队都溃败,新兵也就一盘散沙了,抗挣的希望没有了!
不过,好在丁翰墨作战经验丰富,但那也是一时的。如今,他唯一能做的是;怎样才能把军队完整地撤下来。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甘修军就不同了!虽勇猛精进,但军力有限,耗不起。
重甲兵是逃散了,但尧心远还带着一些人!这些人又回到军阵之中,新兵的信心倍增。
且有丁翰墨的督军在,新兵暂时未溃。但是都已军心浮动,丁翰墨的另一个方阵又被丁柏此给缠住了。
人多势众的大肚国军,被人少的一方,三面包围。新兵无力地抵抗,阵前倒下的血肉横飞的尸体,七成都是大肚国军的。
甘修军越战越勇,步兵缠敌军,弓弩手在后扰乱敌军阵脚。双方战斗至午末,仍不分出胜负。
大肚国军统帅丁翰墨,见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尧心远的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也能全身而退!
可这次三万人出击,五千精锐之师,自己倒是逃了一大半!但毕竟还算把部队完整的带回来,不算太丢人。
再说丁翰墨逃回营地,点检残军,中军虽然亦有损失,但还有个六七成的主力;只是左右二军的残兵,仅剩下一二成了。
丁翰墨为此大哭道:“本为了扬万里之威,不想中了诡计,竟还是自己的门生!我的老脸往哪能放啊!贪功败绩,罪不可辞,我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