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崇祯帝必死,庐州王朱慈炅感觉时不我待。命大明中兴军副将彭明率军五万平定贵州,两广总督林虎率军平定云南,另有一份密旨传令林虎。
大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一日,大明中兴军副将彭明在永新县誓师出征,一路攻城拨寨,发扬敢打敢拚精神,八月十日兵临湖南衡阳城下,在东门外五里安营扎寨。
衡阳守将得知是庐州王手下第一勇将彭明来攻,不战而降,谁都知道崇祯皇帝蹦哒不了几天了,既然庐州王是天启帝嫡子,这江山本来就是人家的,他们归顺说不上背叛大明,况且彭明凶名在外,大明中兴军战无不胜,自己没必要为崇祯帝殉葬,还搭上身家性命。
有衡阳珠玉在前,邵阳、怀化二城也兵不血刃被彭明拿下,穿过湖南进入贵州境内。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一日,大明中兴军副将彭明在铜仁境内安营扎寨。
铜仁城墙周长1088丈,高一丈六尺。有城门七座,城堞3264个。铜仁城东西南以江为壕,北方依山为墙壁立千仞。原是贵州总兵府夏冬驻地,如今大明势微,苗蛮叛乱,占据了铜仁。
九月二日,庐州王朱慈炅派贵州藉“黄埔一期生”刘衡为彭明军副将,并带来了庐州王朱慈炅解决贵州及大明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手书:“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民族平等,蛮夷自治”。
有明以来,土司叛乱不断,牵制了大明十万平乱大军,成为“满清、流贼”之外第三个心腹之患,虽然明庭一直在推行“改土归流”,但收效甚微。
庐州王朱慈炅借鉴后世的民族政策,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民族平等,蛮夷自治”的民族政策,作为解决西南蛮族的国策。
刘衡作为内定的云贵总督,这项国策既然由他来推行,彭明只负责攻城掠地。
面对易守难攻的铜仁城,大明中兴军副将彭明难得开动脑筋,“对了!”彭明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个神器忘了?”那位说了,彭明想到了什么“神器”?
那还是他在大明中兴军事学院读书时,校长朱慈炅“发明”的热气球。一次讲课朱慈炅“嘴里跑火车”,不小心说起了人可以坐飞机上天,于是彭明他们就起哄让他造一架飞机,缠得朱慈炅没办法,就告诉他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造飞机不可能,但造个热气球带大家到天上看看还是能做到的。”
大明中兴军事学院一期生中好事的同学就在朱慈炅的指导下,用丝绸造了个大气球,又找来石棉布制作耐火内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解决了密封问题,再用朱慈炅捣估出来的可以调节火焰的炉子用猛火油做燃枓,终于让热气球升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