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
“呜呜”声猝然响起,姜青欢听那萧声悠幽,意蕴绵长,听后让人身心舒畅,且这萧声不似一般,它穿透力极强,姜青欢看不到吹奏的人,却能将声调听的一清二楚。
姜青欢闲来无事,便循着箫声而去,行数百步,有亭现于眼前。六角小亭,红漆为衣,内壁刻有佛家神话的彩画,亭内,一白衣男子执萧,立于亭内,墨发随风飘浮,萧声不绝。
原本绵长的萧音突然急促起来,音调几起几伏,激起人心奋奋,尔后,又声如妇啼,其声呜咽,如泣如诉。最后一调突兀而出,如同破竹,又如石落水潭,乍起之音。
姜青欢被这萧声尾调激的倒退一小步,自语道:“这箫声不俗……竟是融入了内息。”
“姑娘,也是不俗,确是懂我这箫声了。”清冽的声音从亭中传来,姜青欢心中一跳,又快速恢复镇定,礼貌地说:“小女被这箫声所引来,不想却打扰郎君了,还请见谅。”
那男子一袭白底青纹衣,手腕翻转将那玉箫收入袖中,随即转身,与亭上居高而视她,道:“无妨。”
姜青欢却呆愣了一瞬,除却苏家的叔伯兄弟,她还是头一次见这样身姿卓越的男儿。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这是姜青欢在看见吹箫人转身刹那间所想到的。他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半束而垂,在秋风中微微飘拂,衬着站在亭中的身影。他的肌肤上隐隐有阳光的光泽流动,似隐仙降世。眼里如有一潭清泉,幽深不可探。
“姑娘也算得上吾遇见的高山流水,冒昧问上一问,姑娘芳名?”
云笙呵斥道:“大胆,我家姑娘岂是你可问名的?”
“不得无礼。”姜青欢制止云笙,又对他言:“婢子无礼,郎君莫要见怪。小女姓姜,名青欢。”
“姜氏清欢……可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男子随意吟诗而问。
姜青欢回道:“否,取一盏青茗之青。”
男子轻笑一声,说:“倒也雅致,别有一番意趣。”
姜青欢见此人气度不凡,音采不俗,又见他不畏世俗,倒也起了相识之心,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男子淡笑,明白她是委婉问他姓名,道:“却也巧了,与姑娘同音一字,罗清怨。”
姜青欢刚想回话,却见一婢子跑来行李道:“县主,长公主请您去厢房用些素斋。”
姜青欢回道:“我这便来。”再回头时,那红漆凉亭中哪还有人?
虽说时下民风开放,无甚很严格的男女大防,但让外祖母知道她在这与一陌生男子闲谈也是不好,这人确实懂礼细致,走的及时。
云簌以为她要寻刚刚那人,出声言:“那位郎君往树林深处去了。”
“罢了,有缘自会相见。”姜青欢随即也离开了。
枫叶静寂地飞舞,却不见那树后红叶间一片雪白衣角。
天华寺最有名的素斋,就是豆腐全鸡。没有一丝鸡肉,全能吃出鸡肉的味道,全鸡也是用豆腐雕刻而成,加上特制酱料渲染着色,白色的豆腐鸡如同真的清蒸全鸡一样,色泽诱人。
姜青欢在裕国泸州时也去过寺庙,吃过几次素斋,可也不过是几样爽口的小菜罢了,果然,大隗国不愧是第一强国,便是平头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比裕国好上许多,更何况是大隗皇室。
除去豆腐全鸡,还有水煮玲珑白菜,冬瓜羹,茶香米饼,南瓜粥,清炒竹笋,烧茄子等等,看的姜青欢胃口大开。
魏长月笑道:“以前也没见你怎么爱吃这些素斋啊!今个儿可是饿了,竟吃的津津有味,看的本宫都馋了。”
楚熙亲自为魏长月夹了一块豆腐鸡,说:“那母亲今日可要多用一些,若是喜欢的紧,咱们就把使人来把这厨艺学了去,在府中日日吃着。”话一转,又笑着指着姜青欢说:“可把这个小馋猫给吃腻了才行。”
“哈哈,是要如此。”魏长月开怀一笑。
“母亲……”姜青欢道:“在天华寺吃的就是这个氛围,府上有山珍海味不吃,我还吃这些假山珍作甚?”
两人瞧着她又是一阵笑,姜青欢只得埋头苦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