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欢才用完早膳,有数十天不见的姜青艾就拔腿走了进来,看见桌上的吃食,毫不客气地坐下来,说:“正好饿了,来得是时候。”
姜青欢让云笙为他添了双碗筷,他几个蒸饺下肚,喝了两碗粥,才停下。
姜青欢叫人收拾了桌上残羹后,问:“哥哥今日早膳都不用就跑过来作甚?”
姜青艾叹了口气,说:“若是平常,我怎么也要日上三竿了再来赶个午饭最好了,可是今日我来,是被委以重任呢。”
姜青欢笑问:“是何重任?”
姜青艾组织了一下语言,摸了摸头,说:“你可认识李世元?”
姜青欢在记忆中仔细搜索一番,点头,说:“可是我皇舅母家的侄儿,李国公家的大郎君李世元?”
姜青艾连连点头,说:“正是。”
“哥哥问他做什么?我并不熟悉。”她也只是因为几位皇子哥哥才接触过几次李郎君。
姜青艾认真道:“这次你可一定要帮帮你姐姐。”
“姐姐?青雯姐姐?这于青雯姐姐有何干系?”
姜青艾一拍腿,说:“也不知道父亲母亲怎么想的,看上了那小子,要把青雯嫁给他!”
姜青欢惊讶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姜青艾说:“等你知道了,就来不及了。”
“啊?怎么了,这门亲事不好吗?”算算年纪,青雯姐姐确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姜青艾烦得很,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只道:“我不知道好不好,可是我怎么放心青雯就这样嫁过去了?父母亲也只是有这个意向。”
姜青欢“噗嗤”一笑,说:“这也没什么,哥哥不必忧心,伯父伯母总不会害了姐姐。”
姜青艾摇头,说:“我这次来,也是得到母亲默认了的,我想请欢妹妹帮个忙。”
姜青欢点头:“哥哥请说。”
“我听说,那李世元有个嫡亲妹妹,很是刁蛮,你能不能去会会她,看看她品性到底如何?”
姜青欢这就奇怪了,问:“姐姐要嫁的,是李郎君,他妹妹再刁钻,左不过几年就嫁人了,何须忧心?”
姜青艾细说来:“妹妹有所不知,李世元兄妹二人母亲早逝,李国公娶了继室,偏爱继室所出的一双儿女,因此,两人更是兄妹情深。”他喝了口茶,说:“如果她要与未来嫂子相对,青雯嫁过去,不会好过。”
姜青欢道:“既然这么复杂,那就再想看别家郎君就是何苦这么大费周折。”
姜青艾也是无奈,说:“朝堂上的事情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也知道,这也不是简单的男婚女嫁,最重要的是,皇后娘娘很看重李世元,她前几日召了母亲进宫,有意让两家结亲。”
姜青欢略微思索一番也明白了,有她们公主府一脉与姜家联姻,他们都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党,虽然三皇子式微,不存在什么皇位之争,但是为太子继位铺路,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皇后有这个意思,姜家,还真不好拒绝。
姜青欢思虑片刻,说:“我去问问二哥哥?他们向来走的亲近。”
姜青艾摇头,说:“不可,这样明晃晃地去打探他,于青雯不利。”
姜青欢又想出一法,说:“李郎君的亲妹妹多大了?”
“应该与你差不多。”
姜青欢点头,说:“这就好办了,过几日,我递帖子去李国公府见一见她,我们姑娘家的来往结交也不算什么打听窥探。”
姜青艾连连点头,说:“多谢妹妹了。”
“青雯姐姐的事,我自然要全力相助。”
姜青艾风风火火,得了准信,又急急忙忙走了,回府告知家人消息。
云簌呈了一封信来。
姜青欢接过来,是姜源来信。
“吾女亲启:为父已达边境,欢儿不必挂心。边境局势动荡,为父会尽力平复,赶在年前回来。待收了裕国,为父带你去裕国看看。照顾好自己,不要让你母亲操心,等我回来,给你带好玩的物件儿。”
姜青欢看完后,缓缓合上信纸,她回了一封简短的信,说了一些小女儿家的话,让姜源安心待在边境,她会照顾好自己和母亲。写完后用蜡封好,让送信的人连同那边楚熙要送去的信件物品一起送去。
看来,裕国,真的乱了。姜青欢望着裕国的方向,心中一时五谷陈杂。
她现在是大隗人,可是裕国,虽然带给她太多不好的回忆,但是,她曾经至亲的人,也在那里,那里,也有她一些美好的回忆。
长叹息,凭窗倚,故国倾,意难平。
可这,都往事随风,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