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出手相救(第2页)
蓝铃见状立马冲了过去,“小姐,小少爷,你们没事吧,奴婢要被你们吓死了。”一边说着,蓝铃一边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林安瑶看了看马车,随后惊魂未定的摇了摇头,今日若是没有沈鹤轩,恐怕自己和林苑都得交代在这里了。
“林苑,没事吧?有没有吓着?”林安瑶连忙给林苑四处检查了一下,确定人没事这才放心。
“说谢谢哥哥。”林安瑶拉着林苑走到了沈鹤轩的面前。
林苑十分乖巧,“谢谢哥哥救命之恩。”
沈鹤轩难得笑了笑,“不必放在心上。”
林安瑶也嘿嘿一笑,又厚着脸皮凑了过去,“你出手相救,是不是因为关心我?你虽然忘了我的模样了,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关心我的对吧?”
“没有。”沈鹤轩看着人冷冷的说了一句。
林安瑶才不相信沈鹤轩的话,认定了沈鹤轩就是心里有自己,不过是死鸭子嘴硬罢了。
穆汝珠看着林安瑶本来就生气,眼下还这么明目张胆的当着自己的面调戏人,更加气不打一处来了,于是当街怒骂林安瑶不要脸。
林安瑶还没来得及回话,穆汝珠就直接拉着沈鹤轩离开了,搞的林安瑶一句话卡在嗓子里上不去下不来的
不过人都走了,自己还僵在这也没什么意思,能屈能伸向来都是林安瑶的行事方法,于是又拉起林苑的手,继续逛街,一点都没有受到刚才事情的影响。
苏州城里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上人来人往,满目琳琅的稀罕物件儿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小贩们的叫卖声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但是想比于燕京城,苏州城还是逊色了几分。
燕京城里,百姓们纷纷站在街道的两边,面露激动的跟身边人交头接耳的说着闲话,时不时地还有人踮起脚来伸着脖子冲前边望一望。
今日是皇上出游狩猎的日子,百姓们一早便在马路两旁等着,就是为了能够一睹皇上的真容。
不过为了皇上的安全,御林军不得不在百姓面前用长矛挡着,一是防止有人刺杀,二是防止百姓们情绪太过激动。
没一会,宫门打开,一支壮大的队伍从里面浩浩荡荡的走了出来,百姓们纷纷跪下朝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辇上高高在上的皇帝,看着人头攒动对自己朝拜的百姓们心里极好,也伸出手来跟众人打招呼。
百姓们的欢呼声一声比一声高,如同热浪一般滔滔不绝,出行的队伍继续往前走着,这边气氛融洽的时候,前面突然骚动起来。
“去!赶紧滚回去,皇上今日出去狩猎,你竟然敢拦路。”
“皇上!皇上!草民有事要禀明啊,皇上!”一百姓上前拦路喊冤,被侍卫上前拖走还在奋力挣扎。
皇上心情正好,好像听到有人喊冤,于是往前一看,就看到了侍卫们正在拉人。
皇上给身边的小太监一个眼色,小太监立马会意。
“诶!干什么呢这是,皇上今日好不容易出门狩猎一趟,你们这是做什么?打扰了皇上的心情担待的起么你们。”
小太监这话不是冲别人说的,而是在训斥拉人士兵。
那百姓趁着这功夫连忙跪了下来,“公公,我求求你让我见见皇上吧,草民真的有重要的事要向皇上禀告。”
小太监把人扶了起来,“按说你这做法实在是有些无礼了,你当着皇上出趟宫这么容易么?但是咱们皇上心怀天下,让咱家把你带过去,一会有什么冤屈就跟皇上说!皇上一定能给你做主。”
一边走着小太监一边说着,声音不大不小,周围的百姓都能听到,小太监这么说,一来是为了给皇上树立好形象,二来,也是可怜这个竟然来拦路告御状的人。
“多谢小公公,多谢小公公。”
没走几步,二人就到了皇上的龙辇前,“草民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你有什么冤屈?跟朕说来听听。”皇上一副体恤百姓的样子,百姓们看着纷纷称赞人是个关心民情的好皇上。
“多谢皇上。”说着,那人从怀里掏了半天,掏出来了一张喊冤书,“皇上,这是一张百姓们的喊冤书,还请皇上过目。”
小太监接了过来,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恭恭敬敬的递给了皇上。
皇上接过来看了看,表情由平淡逐渐变成震惊,直到最后变得怒不可遏,“大胆!简直是胆大包天!”
“皇上,苏州城的吴知县,仗着燕京城里有一个做大官的亲戚,就在苏州城里横行霸道草菅人命为非作歹!根本就没有把苏州的百姓和我朝律法放在眼里,还请皇上替苏州城的百姓做主啊。”
那人跪在地上大声说着,每一个字就夹杂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皇上气的双手用力砸在了龙辇上,“摆驾回宫!这件事必须彻查清楚,苏州城离燕京城还算不上太远,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敢有人为非作歹,看来朕是时候整顿一下朝纲了!”
皇上怒火中烧,一双眼睛都要能喷出火来了。
“草民叩谢皇上隆恩。”那人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皇上点了点头,又派人把这个好好的保护起来,不得出任何差池。
“摆驾回宫。”小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百姓们看着皇上这般勤政为民,纷纷欢呼叫好,“皇上是体恤百姓的明君!皇上是体恤百姓的明君!”
作为一代君王,最想听到的评价恐怕就是自己是个明君了,听着百姓们的叫喊声,皇上心中有些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这件事一定要彻查到底,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皇宫里,皇上怒火中烧的坐在御书房里,“把那个御史大夫给朕叫进宫来!当真是胆子太大了,这件事若是真的,朕非要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小太监头一次见皇上这么生气,心里有些战战兢兢的,知道这个御史大夫要倒霉了。
“把丞相和副丞相宣进宫来商议此事。”皇上冷静了下来,又宣进来了丞相和副丞相共同商议这件事。
“皇上,气大伤身,您别动这么大的火气,一会人来了您好生问问就是了,若是气坏了自己的身子,这偌大的天下可就失去一个好君王了。”
小太监给皇上递过来了盏热茶,一边劝人还一边拍了个马屁。
皇上显然很受用这句话,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一点。
没一会,御史大夫的连滚带爬的跑进了宫里,还没进御书房的门就开始大喊着自己的冤枉。
皇上听着皱了皱眉毛,“让他给朕滚进来!”
外面的御史大夫听见皇上在里面怒吼,吓得身子不由得一颤,哆哆嗦嗦的走了进去。
“皇上…微臣实在是冤枉啊。”御史大夫跪在地上,整个身子都贴在地面上。
皇上气极反笑,“你冤枉?”皇上把刚才呈上来喊冤书扔了下来,“睁大你的狗眼给朕看看这是什么!百姓告状都告到了朕这里来了,你还敢狡辩?”
御史大夫拿起来东西看了一眼,随即吓得扔在了地上,“皇上,微臣真的是冤枉的,微臣从来不敢做这等作奸犯科的事情啊。”
皇上冷哼一声,真想把手里的茶盏砸到那人的狗头上撒气。
皇上正生气的功夫,丞相闻琼和副丞相萧牧一也到了,一进来就看到皇上一副气极的样子,御史大夫则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
“微臣叩见皇上。”
“平身吧,今日的事情你们都应该听说吧,御史大夫仗着自己在燕京城里,帮着自己的亲自在苏州城里为非作歹,二人蛇鼠一窝,今日还有人特意还给朕送来这喊冤书!”
闻琼看了看地上跪着的人,“皇上,今日的事情臣认为也不能只听那百姓的一面之词,事实如何还得调查一番才能知晓。”
“闻大人这是有心偏袒吧,朝堂上的人谁不知道,这御史大夫可是你那一党派的人。”萧牧冷笑了一声毫不客气的说着。
“萧丞相这话可不能胡说!今日确实有人来告御状,若是只因为告状人的一面之词就处置了朝廷官员,那时候朝廷中的官员还怎么安心为朝廷效力?”闻琼红着一张老脸说道。
萧牧翻了个白眼还想说些什么,皇上却开口说道:“闻丞相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确实要彻查一番才行,就凭着这一个喊冤书,确实是有些草率了。”
“皇上明查!”跪着的御史大夫又说道。
皇上眸子冷了冷,话锋一转,“但是朕也相信,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空穴来风的事,御史大夫,你还是好好反思反思吧。”
“是…”御史大夫听着这话心里一惊。
“这事派谁来查才好?”皇上接着问道。
“皇上,这种查案办案的事,向来都是邢部的事情,邢部办案也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不如还交给邢部办理吧。”闻琼率先发声提议着。
“闻丞相这算盘打的还真是响,方才都说了这御史大夫是你的人,这邢部,大多也都是闻丞相的天下,你的人出了事还去你的地盘,这意图也太明显了吧?”
萧牧在一旁瞪着闻丞相,怒指着闻丞相的恶性,直接把闻丞相心中所想当着皇上的面说了出来。
闻丞相一听这话连忙跪了下来,“皇上切勿听萧丞相所言!”
随后又冲着萧牧严声质问,“萧牧!你当着皇上的面前说什么邢部是我的天下,你说这话简直是其心可诛!你故意挑拨君臣关系该当何罪?”
皇上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每次这两个人到一起就吵的不可开交。
“好了!朕是让你们来给朕想解决办法的,不是让你们来这给朕添堵。”皇上拍了拍桌子说道。
二人齐齐行礼,“臣等知罪。”
皇上摆了摆手无意无人计较,“萧丞相,觉得这件事交给谁来办比较好?”
萧牧思索片刻,“皇上,臣认为此事既然是发生在苏州城,自然是找人能在苏州城深入打探一下才是最好的,眼下九王爷正在苏州城,前不久还帮忙查清了定国公府世子的冤案,臣认为,这件事交给九王爷最合适不过了。”
皇上点头,“萧爱卿所言极是,那这件事就依萧丞相所言,交由九王爷处理,查询结果不明确之前,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皇上这话是冲着闻琼说的,虽然眼下不想与闻琼计较,但是刚刚萧牧的话也已经成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此言多半是警告的意味。
“是。”二人齐齐回答着。
两个丞相出去后便甩了甩袖各自离开,虽然都是当朝丞相,但是二人却向来互相看不上,政见也是多有不和,一来二去,自然就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