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淮生这一时算是惊起千层浪,那些想把孩子送到梁梦那儿学习的人则是非常开心激动。尤其数乔大兰三人,当时梁梦说考虑考虑想想办法,她们以为是推托之词,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个惊喜在这儿等着呢。
乔大兰,“收多少人啊。”
赵淮生,“学馆刚刚开馆,暂时只做小童启蒙。学馆拟收二十个人,分男女院。女院除了惯常学堂里小童启蒙的识字课以外还增加了术算、绘画、刺绣女红。另外还有医理可以选修。”
这时候有胆子大的小孩子问,“那还可以像大壮他们似的习武吗?”
赵淮生笑着说,“学馆也打算聘请一位武师傅,会教授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防身术供学馆里的学生学习来强身健体。”
有那会算计的就开始算账了,“这女娃娃的话岂不是进学馆就可以同时学很多种才艺技能了?”
“男娃娃也一样,还有武师傅。咱们庄稼人也不指望能当文曲星考状元。能识字不当睁眼瞎就行,还是学点儿功夫有用。这以后走镖也行啊,若是弄好了还可以进衙门当捕快呢。”
考状元这种事是距离庄稼人太遥远,但若是去衙门做捕快还是他们能看得见的。三里村的人眼界有限,大多对科举不感兴趣,但是对能习武可是很感兴趣。
而有些见识的有女儿的人家也看上了能够学习画艺、刺绣这两种技能。这女儿嫁人,要想嫁到好人家去,没点儿立身的本事可不行。
这若是嫁给读书人,能识字画画,也算能和丈夫有可说的事,而这会刺绣,自己平时穿衣可用,若是手艺好些,不管是送礼还是赚些私房补贴家用也是不错的。
有人问了大家最关心的事,就是束脩多少。
赵淮生,“束脩和镇上学堂一样。”
乔大兰赶紧说,“我家一个丫头一个小子,给咱留两个名额。”
柴有容和德胜家的也赶紧报名,这三家的孩子加一起就七个了。
众人掰着手指头一算,这再加上赵家的那六个孩子,这,这也没剩下几个名额了啊。
村长也赶紧开口,“也给我家那四个孙子孙女算上。”
眼瞅着名额迅速减少,剩下的动了心思的村民也赶紧报名。收足了二十个,赵淮生赶紧说,学堂名额已满,半年之后再酌情增加招生。
后面其他有孩子的人家心里安慰自己,没关系,半年之后就又有了。而且,谁知道这赵家开的学馆教的好不好啊,万一不好他们也能省半年钱不是。这万一好,这再开名额的时候他们可是一个村的,怎么说也能收下。
不管怎么说,赵家学馆的第一批学生算是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