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限之日(第2页)
李忱想到此,感觉背部比之前更加疼痛,他之所以服用丹药,一方面内心深处有长生不老成仙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近一年身体出现了状况,首先是右腿胯部隐隐作痛,之后发展到走路都很吃力,以至于后来肩部疼痛起来手臂都无法向上抬起。他希望通过服用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共同炼制的丹药,恢复之前强壮的身体。谁曾想,身体病状没治好,背后反而生出暗疮,难道这种丹药有毒?为何他们吃了神清气爽,自己吃后反而躁急难安浑身疼痛呢?
想到此,他异常恐惧,是否会和武宗一样,背疽发作,时日无多?罗浮山人轩辕集曾在年初为自己推算过,自己有四十年天命。从即位之日起,到现在才十四年,轩辕集道行深厚,他会算错吗?
他回顾登基这十几年,曾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息藩镇之乱,那是多大的武功!文治方面,他收拾人心,发展生产,整顿吏治,限制宦官权力,没日没夜处理政务才让大唐重新焕发活力。再看如今的自己,趴在榻上,哀嚎不止,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身体真的不成了吗?还是自己福薄命短应有此劫?
想到轩辕集年过百岁,容颜不老,身体依然健硕,自己今年才五十,半百年龄,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怎么就趴在榻上连转身都不能。他叹息一声,心中感慨:“想成仙真是太难了,真的是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为什么轩辕集可以,我不行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落下这么一个病痛?”
他想起年初见轩辕集时向他求取长生之道的情景:那时的轩辕集长发垂地,目光如炬,身穿青衣道袍,脚踏青色圆头鞋,道袍鼓荡衣袖翩翩犹如仙人,并未见他如何挪移脚步,已来到自己面前。
他问:“长生之道难学吗?”
轩辕集道:“陛下如若去掉声色犬马,不务美食佳酿,心念如一,无论哀伤还是喜悦都不扰心神,大公无私,长行中庸之道,则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登堂入室直达尧舜禹汤之道只在一念之间,而长生久视之术暗含其中自然而成,有何难哉?”
李忱听后摇摇头,于私方面,戒掉声色,不务美食佳酿,那活着还有何乐趣,做帝王不就是为了尝遍天下美食佳酿,淫遍天下绝色美女吗?至于大公方面,自己长行中庸之道,做的还是不错的,之所以把年号起为:”大中“,就是为了做到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十几年来外保边境安宁,内致国泰民安,武功文治直追太宗皇帝,与尧舜禹汤相比也还说得过去。
他转换话题问道:”朕得几年天子?“
轩辕集并不回答,只是要来纸笔,上书:四十年。
他看后,开怀大笑,道:”朕安敢奢望四十年!“说罢,吩咐侍从重赏轩辕集!轩辕集只是推托,不领封赏!
想到此,李忱回转心神,想到:”他为何不受封赏呢?“心底有种恐惧升腾上来,他忙扶着宫女吃力的坐起身来,口中吩咐小黄门快去偏殿取来轩辕集手书,他要再看一遍。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努力稳住心神。过不多时,小黄门快步捧着一个通体发紫的浅刻龙形四方盒来到他面前跪倒在地,轻轻托起紫檀盒放在塌前的御案上。
李忱坐起身来,颤抖着右手,从御案上的银盒中取出一串明黄色铜钥,翻拣钥匙,从中找出一把精致的钥匙,缓缓插入铜锁之中,轻轻转动几下,铜锁被打开。他把铜锁放到一旁,打开函盒,拿出轩辕集手书,只见纸上分明写着:四十年。他放下心来,心中的紧张感因手书的内容让他变得如释重负,他想:“背后的疽疮想来一定会治好,只是一个小的劫难而已,我还有二十多年的天命可享。”他要把手书重新放入盒内,余光瞥见,十这个字为什么比其他两个字都要高呢?他当时看到四十年这三个字过于高兴,没有仔细看,这时重新拿到眼前认真观看,才发现这个十字向上扬起,高出其他两个字,他突然明白其中的含义:难道自己只有十四年的天命吗?
他颓然坐到龙榻上,喃喃道:”怪不得,他年初辞别朕,非要归山“。这时的李忱似乎预感到大限将至,有些心灰意冷,”他早就算定我只能享有十四年的国祚,让我像傻子一样白高兴一场,这个牛鼻子老道,着实可恶!“正想发作,突然感到背部一阵疼痛,头脑一凛,猛然想到,”我已病入膏肓,大限转眼就到,如果这时不早做安排,一旦撒手人寰,国无太子,帝国将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要是北司那帮恶奴拥立郓王为太子,我这十几年兢兢业业努力的结果就会变为泡影,国家到时会因他的性情而产生动乱!“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品性,想到此,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淌了出来。
#####八水绕长安: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太子左庶子:官名。隋以太子左庶子为门下坊的主官,门下坊统司经局、宫门局、内直局、典膳局、药藏局、斋帅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