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三大内和皇城以及城中各坊封闭了北门,金吾卫巡街通告,祈晴之时,祭拜玄冥大社,严禁女人上街,坊间天井安放井盖,目的是为了闭阴通阳止雨放晴。黄巢所住的资圣寺抽调出七名僧人,前去祭坛转经说法。
左右街功德使分掌万年、长安两县寺院,抽调的僧人主要安排在东西两市和朱雀大街上设坛作法,七人一组轮流登坛念经,昼夜不停直到雨住天晴。
黄巢一觉醒来,见窗外天色昏沉,满天阴雨,洗漱一番,来到斋房,听寺里僧人说已调派僧人前去祭坛作法,知道今日入皇城也递交不了文解,遂草草吃过斋饭,回到房内,思量着不如背背经书,练习一下策文诗赋,好增进学业。一念至此,展开《礼记》在昏暗的光线下默诵,不消一刻,颇觉无聊,犯起困来。黄巢不愿耽误大好时光用于困觉,遂放下书卷,拿起宝剑,推开禅房,走到殿庑之下活动筋骨。
调匀呼吸后,伸右掌从腰间抽出宝剑,剑身处隐隐泛起青光,剑尖微微颤动。展动身形,先是极潇洒挽出一个剑花,随即人随剑走,施展开来。长剑如灵蛇舞动,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纠缠盘绕,过不多时,剑气大增,衣衫随着气息鼓荡开来,身形转动越来越快,突然,剑身之处青光暴起,黄巢顺势脱剑而出,只见一道青光划破雨幕直入三丈开外的树干之中,黄巢猱身而上,犹如离弦之箭,探出手臂拔出剑来,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电光石火间,剑已归鞘。
随着一声喝彩,黄巢微睁双眼,举目望去,见是一名儒雅少年在廊下观看。黄巢下暗自调息,向廊下走去,那人见黄巢向自己走来,忙道:”兄台好剑法!“
黄巢脸上微微泛红,道:”兄台见笑了。“
那人不住打量黄巢,黄巢觉得不自在,想要抱拳离去。就听那人道:”兄台是赴京赶考的举子吧!“
黄巢一愣,点点头,见他面目俊秀,骨棱分明,再看他布衣阑衫,分明就是名举子打扮,问道:”你也来京会考?“
那人道:”正是,我七月中旬随州贡一同进京,如今正准备来年大比!“
黄巢见他与自己同为州贡举,问道:”兄台住于寺中?“
那人笑道:”我在此寺住了半月有余,今日得见兄台舞剑,实乃一大幸事!“
黄巢客气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哪里人氏?“
那人道:”我乃相州人士,姓李名山甫,兄台你呢?“
黄巢忙道:”我姓黄名巢,曹州冤句人,昨日刚到的长安。“
李山甫心中大喜,道:”黄兄住在何处?“
黄巢指了指自己所住的禅房,
李山甫兴奋道:”你我二人真正有缘,竟比邻而居!“说罢,指着旁边的禅房对黄巢说。
黄巢会心一笑,心想此人倒是心直口快,容易相处。
正在此时,回廊尽头有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向这里喊道:”山甫,走了!“
李山甫忙高声回到:”尚大哥,马上就来。“说罢,朝黄巢拱拱手,面带歉意道:”小弟有事要出去一下,耽误黄兄舞剑,实在抱歉。“
黄巢连忙答礼,客气道:”没什么,都已经练完了!“
李山甫又道:”不知黄兄晚间是否出去?“
黄巢踌躇道:”今日雨大,不打算出去。“
李山甫道:”晚间可否拜望黄兄?“
黄巢点头道:”随时恭候大驾。“
李山甫道:”那咱们晚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