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价听后,叹息道:”老五这个人机灵聪颖,脑子灵光,这是他的长处,可他嚣张跋扈,不识大体却也是他的短处,我费尽口舌循循善诱,他依然故我,这次定难饶他!”
见杨复光还想求情,摆手制止道:“收他为义子时,我就看他行事张扬不知进退,为他取名为:复恭!就是让他谦恭待人。如今他做事毫无恭敬之心,不教训一番,不定日后生出甚么乱子来?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别人不会说他不懂事,反而会在背后戳我的脊梁骨!他眼皮浅,见田家势力大不如前,就生了轻慢之心,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咱家如今风光无限,想当年田家亦是如此。正因族长田全操性格跋扈,瞧不起旁人,才会遭人嫉恨,差点身陷囵圄死于外乡。如今有多少人眼热咱家,唯恐杨家得势,总想找些由头打压我们,我们小心避让还来不及,杨复恭这个兔崽子倒好,主动招惹是非授人以柄,这不是蠢是甚么?如今杨、田两家关系走的极近,经他如此一闹,双方生出隔阂,再想弥合可就难了,一旦田家倒向其他家,我们杨家就会变的势单力孤!如今朝中内外波谲云诡,丝毫大意不得,当下唯有行事谨慎,方能维持住局面,旁人才不会有可乘之机,你懂么?“
杨复光听后,颇觉汗颜,他知道两家情意深重,可没想到背后有如此深的牵连,他感受到了父亲对杨复恭的一番深切苦心,陪着小心道:”爹爹教训的极是,五弟此次着实孟浪,我回去教训他一顿,还望爹爹手下留情,饶他这回吧!“
见父亲始终不肯点头,复又恳求道:”我答应为他遮掩,他若知道我来此告发他,依他脾性,心中定怨会我,到时我二人兄弟情谊就淡了,还望爹爹成全!“说着,磕头在地,请求父亲宽恕弟弟。
杨玄价见他品行端方,事事维护弟兄,不觉心下甚感宽慰,柔声道:”坐下说话吧!你刚才说要调取仇才人卷宗?“
杨复光见父亲岔开话题,知道父亲不再严惩杨复恭,心下大安,虚坐在凳子上,道:”今日陛下让儿子去寻仇才人卷宗,急着要看!“
杨玄价听杨复光所说竟与田从容刚才所说之事有极大牵连,说道:”你确定尚宫局并无仇才人卷宗?“
杨复光拿出尚宫局开具纸笺递到父亲面前,杨玄价细看里面内容,顿感事态严重。
刚才田从容来此转达王宗实交代差事,让掖庭局把仇氏所有在籍宫人与侍从开列名单,上呈与他,与皇帝找寻仇才人卷宗两相对照,杨玄价敏锐察觉兹事体大,疏忽不得!
田从容来此明确表态想要保一下仇氏一门,杨玄价起先也抱有相同心思,他知道,仇氏对田氏有大恩,要不是仇士良撤回敕命,田全操早已死在边外,怎能在京师悠闲安度晚年?
原来田令孜祖父田全操性格暴烈,在文宗朝与王守澄争权,经常大打出手,均想置对方于死地,其后田全操落败,被迫与刘行深等人离开京师前去巡边!
朝臣李训、郑注见宦官内部倾轧,遂扶植与己相善的权宦仇士良,用计逼死王守澄!随后下发敕旨,命节度使暗中逮捕田全操等人就地处决!
敕命刚刚下达还未执行,京师就发生了甘露之变,仇士良见大批宦官被杀,心中惊惧,挟持皇帝后,见身边并无资历深厚之人能镇住朝局,遂下令追回敕命,让田全操等人还朝官复原职。
田全操还未到京,就放下狠话,扬言要带兵入京血洗京师,幸好有宰相李石从中斡旋,才避免了一场屠杀,故田从容为了报恩想要暗地里帮仇氏一把!
杨玄价因与王宗实有盟约在身,想到要背着王宗实与田家联手帮助仇氏,又觉不好措手,一旦被王宗实知道,两家情谊就会因此断绝,更有甚者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反复思量后,猛地发觉,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过不了内心这一关!皇帝与王宗实一同对付仇氏,仇氏一门哪里能侥幸逃脱?如今局势突然明朗,为今之计唯有站在王宗实这一边,才是正确选择!
可如此一来,外间之人会不会指责杨家辜恩背义,毕竟仇士良退养之前把父亲提拔至左军中尉,对杨家有诺大恩情,若不念旧情跟着王宗实一味蛮干,会不会遭受其他家族唾弃?他要深思熟虑,勿要被人抓住把柄才好!
见儿子神态焦急等待自己答复,就想把他置身事外,叮嘱道:”你见陛下时,如实禀报,不要有任何隐瞒!把差事办好了比甚么都重要,勿要辜负君恩才是!“
杨复光提醒道:”那仇氏岂不是....“
杨玄价没等儿子把话说完,正色道:”从今日起,咱们杨家与仇氏不再有任何瓜葛,你只须记住,尽心为圣上办差即可!其他事勿要多管,更不要多问!你回去后把话带给杨复恭,他要敢在此节骨眼上惹是生非,休怪我行使家法,扫他出门!“
杨复光听父亲口气严厉,知道父亲如此敲打杨复恭也是为了他好,在此暗潮涌动之际,自讨没趣惹祸上身是不智表现。杨复光深知,族中除名,对于宫内宦者来说是是毁灭性打击,其他家族不仅不会再收他为义子反而会落井下石痛踩一脚。
其中原因有二:一、碍于杨氏家族颜面,其他家族巴结还来不及,谁敢再收他的义子与杨家为敌;二、一旦被赶出宗族,名声必然受损,哪个家族会接收一个忤逆之子充做义子?
故此,一旦失去宗族庇护,就再也没有了无出头之日,此后唯有受人冷眼老死宫中一途。
一念至此,杨复光打了个寒颤,思忖道:”父亲此话虽是敲打五弟,实则也是让我听的!“赶紧表态道:”孩儿一定把话带到,也会身体力行约束弟弟们,还请爹爹放心!“
杨玄价听后,含笑点点头,站起身来,舒缓了一下腰背,道:”咱父子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吃饭了,先别急着回去复旨,陪我一起吃个饭,给我好好说说宫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