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只是后来,在学校里,念起过这些谜语,被老师制止了,说是内容有导向歧义,以后尽量少传播,而这个谜语,也渐渐被人们健忘。
欢乐的日子总是要过去的,它们会从你指缝间,不经意地溜走,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物刺激你。
一会儿张三家的窗玻璃被打碎啦,邻居主人怀疑是隔壁家的某某某,一会儿李四家的小狗,被某某某惹得叫吠个不停,主人们很是生气。
又或者是谁家门前被玩“过家家”弄得一片狼藉,满是垃圾……所以,各自时常遭到自己父母的管教打骂乃家常便饭,堪称手到擒来。
哪怕隔天又添了新伤,依旧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次日又生龙活虎,虎蹦乱跳。真是段难以忘却的日子啊!
一眨眼,高珮她们都长成了大姑娘,门前的街道,亦不复往日热闹,再也没有嬉笑打闹的声音,和欢快奔跑的身影,那群调皮的小孩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好像从没出现过一样。
高珮心里不断轻呼,呵呵,蕊宝,你可知!我有多想你,你会不会相信呢,我还会再一次遇见你。
她的日记本上这样描述:【以前闹嚷嚷的街道上,呼啦啦的一大群孩子,早已隐入人海里,不知去向。
杨楚琳家搬离这条街后,再次见她,竟是变了好多,冷淡寡然而又薄情无味;雯雯在市一中上了高中,偶然在某条不知名的街道,遇到的她,长高了很多,也比从前,漂亮了不止少许;她曾经喜欢的“邻家哥哥”般地男孩,也长成了一个大男孩,成熟潇洒而放浪不羁,而丹娅她们,也各自变了模样……
往昔的记忆仿佛是过去同命运开的一个玩笑,如同,十岁那年吹的泡泡水,钻过孔眼儿,慢慢成型,嘴巴凑近,朝向它们轻呼口气,透明的泡泡光圈,就离开了载体。
手微煽动,腾跃升空,阳光照射下,五光十色,绚烂缤纷,又如一面反光镜,把那些美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无论是景还是物,或人群,周围的一切都印在了里面,像演变了上千万分钟的影片,不断播放、跳跃、旋转。
那些欢乐的,愉快或郁闷的,欢笑和泪水,固执与勤奋……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啪!”,应声而裂,碎成了泡沫。
曾经喜欢追着雯雯满街跑、暗恋芳芳的大男孩们,比上从前,内敛懂事了不少。
某天,出门逛街,偶然的机缘巧合下,遇到了芳芳,如果不是确认过眼神,这就是那个她,也许,我们会在书店,再一次擦肩而过,她看上去,皮肤更白皙,清瘦的脸庞上,再找不出,一丝婴儿肥的痕迹。
以前淡妆浓抹、“花枝招展”的活脱脱一个“社会大姐头”小太妹形象,也摇身一变——言谈举止斯文,行为大方,浑身散发出令人舒服的气质,让人更愿意亲近,萌生结交之意,外观着装清爽、面庞秀丽,不用传递眼神,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就已是很惹人注目,随着肢体关节配合的运动,身姿更是矫健如飞燕般,很是灵巧。
阿甘也是,每天在博客里,用伤感的文字,来打发闲散时间,后来的我们,好像都是通过别人的嘴巴,来了解各自的消息。
好像都是听说,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偶尔会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我们会用手机隐身登录qq,看看谁在线,看见熟悉的人,想说点什么,究竟又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纠结着……
我们在空间里,刷新了一遍又一遍,看看谁更新心情了,谁更新日志了,恢复了符号,却没有恢复句子,原来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每个人好像都有了各自的朋友圈。
你们离开后,渐渐的有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好朋友,大家不再有话可说,好像互相之间,都变成了,一个个没有关系、独立的个体。
自从你家搬走之后,小伙伴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在原地默默地守望,每天朝向不同的方向,不停地观望,我到底在期盼个什么呢?期待,再次看到你们,一个个地出现在,曾经走过的家门前,还是盼望,你们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东街的道路上。
都说流言不止一千音贝,耳边偶然会响起,人们讨论起从前,我们当中的某个小伙伴的声音。】
“咦,好久没看到雯雯那个女孩儿了,以前经常和高珮她们,在东街上一起玩的……”一道男声响起。
“是呀,你不说我都忘了,还有那个眼睛涂的黑黑的,总是顶着个烟熏妆的小太妹,还会抽烟,有几次来东街上玩,就怕她把东街上的孩子给带了变坏……”一道年迈的女声接上。
“对哦,叫什么来着?芳芳……我也是不怎么喜欢这种人,看着那个女孩儿就不像好人,我都不让我家孩子和她一起玩……”年轻的女声插进话头来。
高珮从路旁经过,迈过脸去……
【飞舞着的那些流言,哪怕只言片语,也为过去感到心疼,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在回荡,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回忆起这些支末情节,高珮心底很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