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很紧张,比高考的时候还紧张一万倍,说着说着在电话里已经有了哭腔。
因为我的脑海中,那个女生哭泣的样子挥之不去,我发现我回忆起来的时候手竟然会抖,嗓子也因为紧张而变得很痛很痛。
我在电话那边安慰她说:“别怕,明天我在你旁边壮胆儿,要是不高兴就掐我胳膊,往死里掐。”
我问她:“你胳膊上的对号没有洗掉吧?”她说:“没有。”我就笑了,说:“我也没有。”
我说:“这就对了,还有我呢。”
似乎在高考之前的那些平淡,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但是,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高考结束了,它都不会毁了我的人生,因为我本来就有很大的可能考出很好的成绩。
但是随着它的结束,还有些更美好的人和事情在等着我,比如秦雨涵的语气,那到底预兆着什么,我可能知道,却不愿意想太深,生怕透支了那重喜悦。
虽然她还什么都没有说。
我说过我会等。
领答案的时间在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我和秦雨涵约定的时间在九点半,她说半个小时内肯定该领的都领完了,那个时间不用排队。
可我的手机没电了,早上闹钟没有响,老妈来叫我的时候已经九点半了。
我连忙给手机充上电,跳下床去洗漱。我爸告诉我不要慌,吃个早饭,他会开车送我去领答案。
他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拎着书包叼着手机冲出了门。
我在路上给秦雨涵打了好几个电话,想告诉他我会晚到一会儿,可是她都没有接电话。
我冲到收发室的时候已经十点十五分了。我拿好答案,在表格上签好自己的名字,看到秦雨涵已经签过了,于是再次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还是没有人接。我在大铁塔,想等了她很久,我记得我们约定过高考以后会来这里的。
我刻的那个字居然还存在着?或许这就是唯一的证明了吧?
手中的答案迟迟不敢翻开。手机本来就没充满,只剩下一点点电,我不敢乱打电话,怕她打回来的时候找不到我。
我最后发了一条短信,说我在老铁塔。
刚发出去,手机就没电了。
我猜秦雨涵可能睡过头了,像我一样;转念又想到,名册上已经有她的签字了。
但是也有可能没带手机啊,所以才找不到我的。我想。
所以我不应该着急。她答应我要陪我一起对答案,他就一定会来。
我的屁一股都坐麻了,晒得头晕,又只好站起身跑回了学校。
我在收发室门口,看到韩哲正在拿着我们班领答案的签名册进行核对。
“唉,林枫,”韩哲朝我笑了一下,“你已经领了对吧?嗯,我看一下,那就还差三个人没有拿答案。”
“你看见秦雨涵了吗?”
“她早就走了,”徐延亮说,“她九点就领了答案,我们一起对了一下,她看得很快,看完之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呀。”
“出校门了?”
“当然,我看着她打车的,而且似乎还穿的挺正式的,好像是要出远门的样子。”韩哲诧异,“怎么了?”
没怎么,我摇摇头。
那几天的事情我真的记不大清了。
对答案没什么好怕的。我坐在家里很快就算出了总分的范围,出乎意料的好。我爸不肯相信,非要拿着我自己做的那份答案去学校再让张平帮我估一遍,还把我默背着写下来的英语和语文作文都拿到他认识的市教研员那里去估分。
结果估算出来依然不错,比去年的重点本科线高出好多分。
我爸妈小心翼翼地琢磨了很久,在给我报志愿的问题上不知道操碎了多少心,招生会去了无数个,我爸把脑子里还记得的那点儿博弈论的知识都用上了,我只是无动于衷地坐在家里。
他们问我自己想去哪儿,我说北京吧。
没人知道秦雨涵的情况。我问过夏梦,也问过韩哲,没有任何人听说过。
上交志愿表的那天,我走进老韩的办公室,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将表交给他,然后一直站在办公室角落等着他身边叽叽喳喳的家长和同学们一拨一拨地来,一拨一拨地散去。
他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将志愿表理了又理,临出门才看见我。
“林枫,你怎么没走?”
“韩老师,”我努力让自己不要显得情绪太激动,“我想问一下,你知道秦雨涵去哪儿了吗?”
老韩垂下眼睛。
“秦雨涵复读了。”他说。
即使我猜到了,真的听到这句话时,还是有锤子砸在心里的感觉,疼。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不要抖:“那她去哪儿了?”
老韩叹口气:“她现在或许已经不在国内了了。据说是要到外国的一个音乐学院进修,而她的文化成绩也比较高,所以至于去了哪所音乐学院,我就不清楚了。”
我说:“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老韩点点头,有些担心地看着我。
他说:“林枫,别难过。”
你知道什么啊,就让我别难过!
我忍着没有掉一滴眼泪,但直到今天,闭上眼睛都还能记得起那一刻老韩的眼神。
确切地说,是他不忍心看我的那种眼神,或许有些事他早就知道了。
我那一刻差点没哭出来。本来就已经穿得这么文青了,还坐在鼓楼大街马路沿儿上抹眼泪,估计不出五分钟,就有流浪歌手过来给我唱《北京,北京》。
所以我没哭。我只是笑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