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
跟在一旁的秦博文惊道:“乔泛舟!那个帝国羽林军总教官!被先帝封为照胆将军的乔泛舟?”
秦博文是京城人,他自然清楚,而戴久涵家住沿海自然是不知,他好奇问道:“听你这么说,乔将军肯定勇冠三军了?”
秦博文斜眼看了戴久涵一眼说道:“你还真是孤陋寡闻,这位乔将军在武艺之上,可是一生未尝败绩,昔年在战阵之上,可是凭一人一枪,在乱军之中护得先帝周全,听闻那一战,乔泛舟更是力斩百人,史书原文,敌虽众却不敢近其前啊。”
戴久涵愣住了,一个人不说别的,就是一个个人站着给你砍,砍一百个也估计是气力全无,更别说是还要护着一个人了。这不可能。
左三思听到秦博文的话,笑着说道:“这恐怕不准,家师坦言,那一役光是护得先帝周全以是万难,如何还有余力与敌拼杀,而且那一战家师也是受了重伤,从此便不再上阵。”
戴久涵暗暗心惊:“二十人!那也是了不得了。”
随后又问起左三思为何碾转到了后军。
左三思尴尬说道:“三思是被充的军,只因在京城时打伤了人,得罪的高官。”
左三思说到此时,脸色已是有些落寞,他继续说道:“三思少年时,便拜入家师门下,家师虽一身武艺,然三思不才,学艺不精,只学其三四分,却也在京城平岁之间少无敌手,三思尚在京城时,有一爱慕的女子,本来在家师的撮合下已是准备结亲,准备结亲之后便去御林卫入伍,但不知为何那刑部侍郎的三子也看上了此女想纳为妾,此女出身京城一富庶人家,朝堂风气本来就是重文轻武,更何况还是身居要职的高官,与我一片未有功名的赤诚相比,显然有个刑部侍郎的父亲更好,那家人悔婚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气极,找他理论,谁知此獠不仅辱我,还诽谤家师,我一时气血上涌,便大打出手,只是不曾想此人的随从,竟皆随身携带着利器,我脖子上的疤就是那时留下的,我看他们分明是不顾我的性命,我也不再留手,但奈何对方人多势众,终究是让他跑了。”
“怎么就没把那个公子哥给打一顿?要是我我拼了命也会去教训教训他。”还不等左三思说完,秦博文已是按耐不住的说道。
左三思尴尬笑了笑继续说道:“我闯了祸,师父也没有怎么责怪我,但我也知道,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果然没两天,我就被拉到了朝堂之上发配充军了,我本名左明秋,临行前家师说我太过冲动,改名为三思,希望我做事之前多想一想,今天倒是让诸位见笑了。”
两人听后都为左三思的经历感到同情,直到现在秦博文才对左三思的看法有了改观。
秦博文更是说了一些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之类的话,还说要带左三思到京师云岸城的平昌街去逍遥快活,还说他对那里熟的不得了,这家姑娘怎么样,那家姑娘那个便宜,说着说着便到了左军营地。
。。。。。。。。。。。。。。。。。。。。。。。。。。。。。。。。。。。。。。。。。。
十天后
戴久涵站在怀苍城下,看着这座北境最繁华的城市,如今却是静悄悄的,这怀苍城还真是不愧为天下名城之列,第一任北疆王之时,这怀苍城还只是边境的一座防守北狄的要塞,而第二任北疆王雄才大略,效仿先贤召集善射之士再苦练骑射与马上枪术,再用北疆的特产雪钢锻造的武器铠甲装备,组建了一支精锐无匹的骑兵,因其好黑袍而又效仿古人,便取名黑袍义从,从此横扫北狄,第二任北疆王也被北狄称呼为黑袍将军,威震塞外。
而随着领土不断扩大,怀苍城逐渐地处北疆正中,地位也慢慢上升,终变成了北疆第一城。
就在七日前,帝国四万援军抵达,两军总兵力已经将近十万,五日前以抵达怀苍城下,后军加紧建造攻城器械,而今日便是攻城之日。
帝国军天刚亮,便已经在城下列队。怀苍城已有几十年未受到战火的袭扰,不过今天它的平静就要被打破了。
“将军,兄弟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左三思对着正在愣神的戴久涵说道。
左三思穿着战甲,手提钢刀,他在后军之时就是什长,如今调到戴久涵的手下也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名什长。
戴久涵听倒左三思的话,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士兵,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凝重之色,想来这一战之后,又不知道还能再见到几个。
这一刻城上城下虽有千军万马,但却万籁俱寂,天降小雪,本就浓烈的肃杀之气更添几分。
项怀节以年过半百,不过身体依旧强壮,鬓角有一束白发特别醒目,他身穿鱼鳞甲,披着战袍,跨着一匹白马,威风凛凛的矗立在一处小山坡上,不怒自威,毫无老态。此时已快到已时,风带着雪花向城头吹去,仿佛把这万般的杀气也吹了过去。
项怀节不年轻了,不过他胸中的熊熊烈火,却是一点都不比年轻时的逊色,这天地之间仿佛都在等他的一句话:“出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