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英道:“叶凡,恭喜你获得第一名。我觉得这次晚会最大的收获便是木兰诗了,我代表华夏所有女同胞谢谢你!”说着将手中的奖杯递给叶凡。
奖杯上方是一个女人的全身塑形模样,没有刻意雕琢面庞,整体外层为镀金材质,下方底座是透明玻璃杯,明净丽透,刻有妇女联合会标致以及“妇女之星”称号。最下方是叶凡的名字,看来也是刚雕刻好的。
叶凡接过奖杯,道:“谢谢!张副主席客气了。”
张英英看着叶凡,犹豫了一下,说道:“叶凡老师,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叶凡道:“您说就是。”
“是这样的,木兰诗可以代表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非常适合我们联合会的宗旨,我想以此来做全国范围的宣传,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会申请将这首诗纳入国家语文教材中,当然,我们宣传也会给予你一定的版权费。”
什么?全国范围宣传?还要申请纳入语文教材?
那真是牛大发了!
虽然木兰诗在他之前那个世界也是教科书里面的一首经典诗歌,但没想到如今也能有希望进入语文教材中,想想全国学生念着木兰诗,而作者却是叶凡的名字,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啊!
叶凡连忙说道:“张副主席,您这样说我就不乐意了,什么版权费啊?您埋汰我呢!木兰诗本就是为了妇女而作,您拿去宣传就是,而且以妇联的底蕴,能全国范围内宣传,那是我的荣幸,您不找我要宣传费都是好的了。”
张英英深深的看了叶凡一眼,“小伙子不错,年纪轻轻就能如此虚怀若谷,你的其他作品我也有一点了解,很不错。你的妇女之星档案我们联合会会记录在案,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向妇联申请,这次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叶凡哈哈笑道:“那必须的,小子有麻烦肯定要抱大腿了。”
张英英又深深看了看叶凡,这小子刚才还挺大义的,一下子就不正经了,没有再搭理,转身有走下舞台。
主持人孙哲接过话:“恭喜叶凡老师获得第一,真是是实至名归!叶凡老师,要不说两句?”
叶凡一手拿着奖杯,一手拿着话筒。
说什么呢?叶凡这厮多记仇啊,瞥瞥贾全进他们,知道他们此刻已经是伤痕累累的,但他还是当仁不让地补上去一刀,“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是半路出家写诗的,确实是业余的,我不懂我的诗词有没有性或者是不是艺术,我也不考虑这些,只要大家能喜欢,大家能认可我,我觉得就够了!”
什么是火上浇油?这就是火上浇油!
什么是伤口上撒盐?这他妈就是伤口上撒盐!
下面贾全进和大姜他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没料这姓叶的新人还要提这件事!还抓着这个不放!
孙哲明显不满足,“叶老师,再多说两句吧。”
“是啊,我看观众朋友们的留言都想听你说一说诗词上的东西,比如创作,比如价值。”张采洁也道。
真说感言啊?叶凡不禁头疼。他这人要说骂人还真不怂任何人,但要说获奖感言,新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怎么办?说点有价值的东西?咦,叶凡灵机一动,有了!
叶凡一琢磨,干脆将他那个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在颁奖时的感言拿来了,几乎是原话搬了上去,“好吧,那我就再严肃地说一次,我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顿了顿,叶凡继续道,“刚才说到的价值,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很简单。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贾全进听了就是一愣。
大姜和周余盛也讶异地对视了一眼!
孙哲眼睛一亮,感叹道:“叶凡老师总说自己不懂艺术,是业余的,但感言的最后一句却恰恰展露了叶老师的素养,这应该是我近几年听过最引人深思的感言了,让我们再次用掌声谢谢叶老师吧!”
鼓着掌,好多人若有所思。有些人听不明白,但有些人却略微懂了!
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那十几个作协老师里有的人目光盯住了走下台的叶凡,第一次对这个人感兴趣了,一个能写出《木兰诗》的报社记者!一个能把他们这些前辈作家都完虐的“业余”诗人!一个能说出这种感言的仅仅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叶凡展现出来的东西让他们想不关注都难了!
甚至在晚会的最后,京都电视台李副台长致闭幕词时也特意说到了叶凡的获奖感言:“小叶老师所说的有用,或许是指现实之中的创造力,对于物质社会所形成的可观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比如科学可以建高楼,筑大坝,而文学并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文学最大用处就是它没有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文学不会像其它文化一样产生物质上的影响力,带来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它不拘于尘世,却可以在精神层面无止境的升华,并对人的灵魂起到开拓的作用,这恰恰是它最大的用处。”
对李艺洲的理解,叶凡实际并不赞同,不是因为看似无用实则有用这个说法,而恰恰是无用才令伟大——他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可能莫言也是。
不过叶凡没多说。懂了就是懂了,理解为其他含义也就理解为其他含义了,没必要分出个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