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凯旋(第2页)
倭寇以更凶猛的姿态卷土重来已成定局,朝廷却再无能战倭之将。南边疆土难保,北方鞑子也频频趁机在大楚边境动作。大楚皇帝烦恼得焦头烂额,病情就更加严重了。在好功且实力雄厚的六王爷和国舅爷都互相推诿抗倭之急的情况下,没上过战场太子楚天,竟主动请缨出战,朝廷内外一片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当此情况下,竟传出一股不容小觑的怨气,说就是怪宗弈鸣不自量力把倭寇打得太狠了,才招来了倭寇的疯狂报复,给大楚招来更大的危机。一箭双雕的怨气,此箭甚毒。既暗指太子好大喜功不自量力,也意在抹去宗弈鸣给大楚立下的功绩。
京城局势瞬息万变,宋芷兰目前却不愿分精力理会这些。她在尽力按照大夫的嘱咐,调理照顾好女儿和自己的身体。她想,把能出门的时间提前。她要去找他。
又半个月后,太子率领的部队终于向鹭州开拔。宋芷兰也給自己打点好了上路的行囊,待安排好女儿后,她就出发。
五天后的夜里,一身风霜的惜春出现在宋芷兰的书桌前。她靠近宋芷兰耳边轻声道,“世子还活着,但他暂时还不能让外人知道他在哪儿。宗家军内部出了内奸,世子暂时不方便给您写信,以防万一消息泄露。世子让我转告您,他一切安好,勿忧,勿寻,静心等待他的消息便是。”
惜春说完,就倒在了地上。日夜兼程的骑马狂奔,她实在太累了。
宋芷兰怔住了一会儿,接着趴到地上,抱住惜春,压着嗓子又哭又笑。
宋芷兰这一等,好似没有尽头。
等了一个半月,等来宗远山从朝中带回来的第一个消息。朝廷收到宗弈鸣的亲笔信。信中一说他受伤后被潮水冲走,又被人所救,幸而得活;二说前线局势的紧张,战况的艰难,幸亏有太子的援助,杨家军的辅助。
等了再三个月,等来宗远山从朝中带回来的第二个消息。朝廷收到楚天和宗弈鸣的联名信。信中说他们已彻底打败倭寇,至少在三十年内,东瀛再无出兵之力,他们将择日班师回朝。
等了还两个月,等来宗远山从朝中带回来的第三个消息。太子带领的军队和宗远鸣带的军队分了路。太子极其部下,已往北方边城开拔。而宗弈鸣极其部下,明日午时进城。
次日天未明,宋芷兰早早起床,打扮好了自己和安安。她給周嬷嬷和惜夏安排下迎宗弈鸣回府的事宜后,就抱着安安,带着惜秋惜春往京城的城门酒楼而去。
她在那里給自个儿和女儿选了个绝佳的座位,可以第一个看到进城的人。
从天刚露出鱼肚白,到日上当空。宋芷兰的心,越跳越快。一年多没见面了,他会有变化吗?
八个月大的安安,已不似前三个月那样整天睡觉。她现在已会说简单的字句,会玩儿,有自己的小喜好。当然,人也长开了些,越长越漂亮。头发乌黑,脸蛋儿白.皙粉.嫩,小巧的嘴巴继承了宋芷兰的红艳,大大的眼睛继承了宋芷兰的水润。鼻子则继承了宗弈鸣的高.挺,眉毛和额头嘛,简直是和宗弈鸣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英气、大气。
惜夏和惜秋就常常说,她们的郡主长大后,一定是又美丽又英俊。
今日的安安,尤其兴奋,一直在宋芷兰怀里拱来拱去,手舞足蹈地喊“爹爹、爹爹”。
抱的时间长了,宋芷兰手臂发酸。宋芷兰此时有些后悔一早告诉怀里的小胖墩,她今日就可以看到她的爹爹了。
午时一到,城门大开。外面鞭炮声震耳,锣鼓喧天。宋芷兰捂住安安的小耳朵,却被小家.伙一把挥开,学着她娘够着脖子往城门那里瞧。
她看见了!宋芷兰屏住呼吸。
高大的油亮黑马上,他挺拔的身躯着一身儿银色的戎装。他目视前方,严肃着脸,任头盔上的红缨和背后的墨色披风飞扬。身后将士脚步声整齐昂扬,两边百姓夹道欢迎。他威风八面,无限荣光。
宋芷兰终于被这样的宗弈鸣,迷了眼。直到被怀里躁动的小.妞唤回神儿。
小安安朝最前面那个人挥舞着双手,喊“爹爹,爹爹。”
隔的距离远,城门口又那么吵杂。安安那点儿音量哪里能传过去。喊了人,人却不理她。小家.伙不干了,抱着宋芷兰的脖子啃,要娘亲抱她小楼去找她爹。
宋芷兰莞尔,抱起女儿就往楼下冲。反正城门附近那么吵闹,喊宗弈鸣的人那么多,多她们两个也不多。
宋芷兰抱着安安,随着人流往前移,惜春惜秋紧紧护在母女俩左右。
走得近了,宋芷兰才注意到,与宗弈鸣侧肩骑马而行的,竟然是一名长相艳丽的戎装女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