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昼夜过平暖意生;初见柳梢上,小翠难再躲;晴空正舒爽,云随风转向,游人悉细赏。”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可除了祭祀扫墓,对汴京城来说,清明还是个重要的节日。清明一过,本朝最为盛大的蹴球奖赛便要开始;而在那时,汴京城内人们都喜上汴河游玩,取“踏春采春”之意。
这时,街边酒肆,各个张灯结彩;行商小贩,四处游街串巷;勾栏瓦舍,每每摩肩接踵。城里各处熙熙攘攘,汴河上下,游船络绎不绝。人们或观景,或贸易,好不热闹;更有人家趁这大好日子,迎亲嫁娶,吹皂抬轿,又往往在正街上与另一家迎亲队伍相撞,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引起一阵喧闹;而在城外空旷地,多有儿童追放纸鸢,孩子淘气,时不时争吵起来,大人却不管的,任是贵胄子弟,还是市井小儿,都玩在一处;再看那花树后面,对水投石的书生,不知约了谁家的小姐,只待黄昏后,与佳人同游……
可城东八王爷府的千金仙郎,此时却不能上街玩耍。
仙郎年方七岁,小名唤作珠儿,八王爷赵敦许是爱男孩儿,便给她起了“仙郎”这个官名。小仙郎倒也不负所望,自小便有一股英气;王爷又要她文武都习,真如男孩儿一般教养了。
可正是太像男子,小仙郎从无畏惧,惹得夫子多次要打她手板;她仍不惧,并诘问夫子:“圣人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夫子就知道打我手板!”
气得夫子顿足捶胸,无奈对王爷说:“老夫实在教不了小郡主,王爷还是另请高明吧。”
夫子走了,赵敦便来责骂仙郎:“你说说你,都气走几个夫子了?”
小仙郎道:“不是珠儿的错,原是他们只会讲些书上都有的道理。”
赵敦道:“那我倒要问问你,这些书上的道理,你究竟学了多少?”
小仙郎说:“爹爹糊涂,珠儿还在识字呢,书上的道理能学多少?”
“你!”赵敦气急,便要打她。
小仙郎忙叫:“红缨!红缨!快来呀!爹爹要打屁股啦!”
红缨听到呼唤,从殿后跑了出来,伸开双手,挡在仙郎身前。“王爷要打小姐,便先打我吧!”
这个叫红缨的,比仙郎大三岁,是她的侍女,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红缨更加顽皮,王爷拿她最是没辙;每次仙郎犯了错,都是红缨出来护着。
这次王爷见她又来,便道:“你二人小小年纪,如此不服管教,看来到底是我太溺爱了!”说罢,将红缨抓住打起屁股来。
红缨疼得叫唤,仙郎急哭起来,拉着王爷的胳膊说:“爹爹别打缨缨姐;爹爹别打缨缨姐!”
红缨还在挨打,却对她说:“小姐别哭,小姐快藏起来!”
赵敦听了,道:“你还教她逃跑?”说着,便将红缨放下,抓起仙郎又打了一顿。
赵敦将她二人锁在房间里,并告诉下人,没他的命令,不许放她们出来。
“你们就在里面好好反省,什么时候知道错了再出来!”说完赵敦便出门了,他还得给仙郎找新的夫子去。
屋子里,红缨还疼地呻唤;仙郎问她:“红缨你没事吧,都是珠儿不好,害你挨打了……”说着又哭了起来。
红缨道:“小姐别哭,红缨知你不是故意的,那些夫子说话最没个意思,整天之~乎~者~也~”说着,学起夫子模样摇头晃脑,逗笑了仙郎。可动作太大,屁股又疼了起来。
“哎呦呦,王爷这回下手也太重了,他以前,从不打我的。”
仙郎说:“还是珠儿的错,珠儿害你挨打了……”
“别别别,你怎么又要哭了!”红缨用小手擦掉仙郎的眼泪,捧着她的小圆脸,将眼角按住,笑着道:“这样就不哭了,噗,小姐现在真成‘猪儿’了。”
仙郎甩开她的手,说:“你又欺我,再不为你伤心了!”说罢,抱起胳膊将脸扭了过去。
红缨道:“怎么?真生气啦?别气别气,方才是逗你玩呢!想不想听点趣事?”
仙郎动心了,可脸还是不转过来,赌气道:“什么趣事呀,我才不要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