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缘起累芳甸 后事从此出(第2页)
今日也是如此,杨业见他进来,笑道:“人家都趁清明上河,王爷怎么如此烦闷呢?”
赵敦道:“哪有那个闲心。夫子又被珠儿气跑了!”
杨业道:“这回教了两个月,比上次好些。”
赵敦道:“杨兄莫取笑了,究竟如何才能让珠儿悉心求学呢?怎么她与杨兄习武,从不调皮?”
杨业道:“王爷又来问我。可珠儿习武时从不需我责骂的。我看她是天生好武不好文,王爷又何必非逼她呢?虽然本朝的确重文轻武……可你看看,边关告急时,连个能打仗的都没有。”
说到军务,杨业十分郁闷。赵敦忙开解他:“也不是非得逼她做学问,只是本王之前对她太过娇纵了,没个约束总是不好。”
杨业道:“可王爷连太学院的博士都请了,谁还能约束珠儿呢?”
赵敦道:“就是如此。想来,珠儿也不是愚笨的,我听她与夫子争辩,也有几分道理。只是那些夫子都太过酸腐,倒教珠儿对书卷失了兴趣。需得找个真有文采的先生才好。”
杨业道:“要能管住珠儿,还得有文采,不酸腐……我倒真有一个人选!”
“说来听听?”
杨业道:“便是十年前,名满汴京的易安先生。”
“易安先生?”赵敦听说过这个名字,他道:“那可才是真正的顽主,她如何能教得了珠儿?”
杨业笑道:“‘恶人自得恶人磨’,何况易安先生的文采,公认是苏先生之后第一的,她自成婚后,性子也改了不少,十年过去,还怕她少年脾气不成?”
赵敦觉得可以。又问:“但她夫妇二人被贬青州,又如何能来京呢?”
杨业说:“被贬三载,数日前刚刚回京。她昨日曾来我府上小叙,故而王爷一说寻师,我就想起她来。”
“哦?竟不知杨兄也与她有交往吗?”
杨业道:“王爷说笑了。业一介武夫,怎么会与那等雅士有交往;她来,是听说我府上有个老旧的石碑,其夫铭城好像在撰什么《金石簿》,特来寻觅素材的。”
“原来如此。”赵敦点点头道:“如此,杨兄随我一同去拜会这易安先生如何?”
杨业道:“她说今日,河头累芳甸有诗文会,想来她是在那儿呢,业便与王爷去那儿找找如何?”
赵敦道:“甚好甚好,也是不负春光了。”
这累芳甸,是汴京城外一片邻水的洼地。原本荒无人烟,可十几年前一群文人才子偶至此处,只觉芳草萋萋,颇有外境之妙,便常在此以文会友,诗酒作乐。时间一长,人便多了起来。加之当今圣上最喜诗文,这累芳甸诗会也大有如蹴球赛一般固定成节的意思。
而到了清明这几天,邀友携眷踏青游玩者甚多;那些约青楼小姐同游的公子哥儿们为附风雅,也爱到这里来。各大楚馆便看准机会,将每年的花魁选秀也放在了此处。很多不通诗文者慕名而来就是为看花魁娘子。
诗文美人同在,久而久之,累芳甸名声大造,逐渐成为一处胜景。有人说:“胜似当年乐游原”。就是不知,能否有盛唐一般的气数了。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