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今天文丰的信仰依然很坚定呢(第2页)
区别在于,一个有发展了几百年的祖传寺院,一个只能白手起家。
对面的老人笑了笑道:“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想必文丰主持那边,也已经忙完了‘八十八夜’吧?”
“八十八夜”,指立春后的第八十八天,按照现代历法,是五月一日,闰年则是五月二日。
在东瀛有一种现象在四月非常常见,那就是即使白天天气很热,夜晚气温仍然相当低,甚至会出现霜冻,但非常奇怪的是,在“八十八夜”后,霜冻就几乎不再出现了。
这时候,就是稻农放心播种的时候,而且在“八十八夜”后的两三周后,也是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
而三重县的茶叶在东瀛也颇有些贤名,所以之前大家都在忙着种稻和采茶。
当然,最好的绿茶出自华国,只是近代东瀛人已经不太承认这点了,就连许多华国人也开始推崇东瀛的茶叶。
按华国说法,清明前后采摘茶叶最佳,文丰记忆里,上辈子领他采茶的奶奶,也是这么做的,考虑到东瀛气候要更冷一些,五月初采摘倒也正常。
现在已经是六月份,该摘的早就摘完了。
想当时,“八十八夜”采得春茶并“炒制”后,文丰当即就分出一半彭祖春茶,跟这些茶叶混在一起:原茶香气太过浓郁,恐有醉人之忧。何况这一点茶叶,怎么可能够信徒饮用?当然要雨露均沾,多混一点,才显得我德明寺“普渡”之意。
至于剩下来那些香气过于浓郁的茶叶,小僧就勉为其难自己用了吧。
文丰和正明一通寒暄后。
正明主持表示,随着五月底期中考试的临近,寺庙中事务也繁忙起来,许多家长都表达了对孩子学业的担忧,出外勤的僧人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对于文丰这种信徒满意度每次都是五星的高质量打工僧人,法正寺非常欢迎,询问文丰是否能够腾出时间,继续在法正寺的兼职?
对于家长们担心从而寄托神明的做法,文丰可以理解,东瀛公立学校的学生大多当然是快乐的养猪教育,可是私立学校却丝毫都放松不得,别看他们平日里社团办得开心,期中考试前一周,所有社团和课外活动都要取消,学生放学后不是往补习班跑,就是回家学习。
而期中和期末的考试,在个人的学期等级评定中,占有很大分量,也会成为学生选择申请哪所高中的主要因素,这就是初中生,尤其是初二、初三学生认真对待期中考试的原因。
面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文丰很乐意排解他们的学习忧虑,作为学习上的前辈,教导他们一点人生经验。
于是文丰欣然允诺,与法正寺的正明主持商量好周六、周日的工作,挂断电话。
按照信徒(财力、地位)的不同,会有相应等级的僧人与他们交互,僧人也有同他们负责的每一位信徒打好关系的任务,需要定期前往信徒家中诵经祈福,并聆听信徒生活中的烦恼,开导他们。
按文德主持所说:
“所谓宗教,无非就是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有两类人往往寻求,一种是过得极苦,需要寻求寄托的;另一种则是过得极好,始终害怕跌落的。文丰啊,一位优秀的僧人,便是将这两类信徒,都等而视之,这就是‘德’了。”
文德老主持对这类事情看得极透彻,连带着文丰也看得很透彻,如果不是真的遇到神秘,他还会是那个无神论者。
可就算是真的遇到神秘,他依旧是那个无神论者。
因为在他见到神的一刻,就立下终有一天和他们站在一处的志向。
——如果连我这种对神明没有敬畏的人都能成就神明,那么这个世上又哪里来的神明?
想到这一切,文丰又露出微笑,走进寮房,收拾好经书和念珠,放进一个小包,做好去法正寺打工的准备。
等一下。文丰顿住。一个需要挂单在其他寺院全职的和尚并不可悲,因为他终究有获得自己寺院的可能,可如果一个拥有寺院的和尚,却还是只能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别的寺院打工。这要困窘道什么程度?
法正寺的富裕,以及小僧微薄的收入,那刺目的对比,不正是向佐仓施主展现小僧贫穷的最好方式吗?
就这么办!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