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河南道,淇县。
作为先秦时代卫国朝歌的故地,历经千年岁月的洗刷,此地的淳朴之民仍然不改热情迸发的郑卫之风。田间耕作的农夫与屋内纺织的妇女个个包含热情,一边劳作一边吟唱着古老的郑风。此地的官员也与之和睦相处着,好像完全没有被武后统治下酷吏横行的阴影所侵染。
在县城的一侧,看上去只有一片原始幽深的古老丛林,但若有异人前来观看,就会惊讶地发现一座并不高耸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宛如仙地的山峦静静矗立此地,可谓是别有洞天。
在山峦接近顶峰的位置,有着几间十分简朴的,有着先秦之风的古朴木居。岁月就像是刻意避开了这个遗世之地一般,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居竟然不见丝毫损毁。
此刻,在居中的规模最大的古居中,两个长得仙风道骨的耄耋老者正跪坐在古老的十七路棋盘前,聚精会神地下着一盘将近结束的,春秋时代的古棋。
“啪——”
伴随着稳健有力的落子声,只见一颗白玉磨制的棋子不偏不倚地切中了黑棋大龙的要害。在此之后,白棋如同最无畏的勇士一般越战越勇,不到一柱香时间,尘埃终是落地,作为后手的白棋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果然,还是赢不了恩师啊……”
只见执黑子的老者苦笑着向对方一拱手,接受了自己失败的事实。借着从窗外射进的阳光,可以看见这位老翁面相非凡,相貌老迈却没有丝毫暮气,精神矍铄。一把垂至腹间的花白胡子更是给他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超凡脱俗,若是有贞观年间的老古董看见他,绝对会吓得半身不遂。
因为他是在那个时代就这么一副模样出现在太宗身侧,屡献奇策,并在玄武门之变后担任火山令,着手编撰千古奇书《推背图》,被后人盛赞为“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的传奇道师——袁天罡。
“天罡,你太心急了,越是接近成功时越是要谨慎待之才行啊。”
回复袁天罡的声音略带沙哑,却给人一种无可言状的信服感。
只见他缓缓按跽而起,踱步走到了朝东而开的窗边,默默地极目远眺着。而袁天罡就那么恭恭敬敬地拱手立在一侧,未流露丝毫的不满,有的只有无尽的崇拜之情。
阳光普照下,是一个身着玄色先秦式样布衣,赤着双脚的秃顶老者,看上去倒有点像孟子笔下摩顶放踵的墨子,但他却有着一双墨子绝不会有的,仿佛蕴含无限智慧,包罗万象,似能看穿世间万物的眼睛,只属于无双智者的眼睛。
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名万古无二的智者,也许唐国之人不知道他的本名王诩,但却绝对知道在礼崩乐坏的战国乱世,这位被称为“鬼谷子”的存在创造了怎样的辉煌。
哪怕是那似乎已穷尽辞藻的“五行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生息”这一颂歌,也无法完美阐释他那渊博如无涯之海的绝世之智。
鬼谷子有多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