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台之上,方一凡又开始换PPT演示文稿他说“你们可以看到,这是红楼梦其中一个古本,手抄本,错误比较多,排版也有很大问题,跟很多古本相比算是上不了台面的,可是就这么一个古本里藏着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你们看这里,看到了没有,这一行好像是弄错了,平白多了一些字,这些字如果单这么看大家什么也了解不到,可是如果这样呢?”
他要点开下一份资料。
资料上面只见斋的评语,出现在了其他的股本当中,裴教授等人面色一惊字迹和书写明显不一样,不是一个人写的,但是字竟然是一样的。
方一凡确实非常镇定,他说“这已经很清楚了吧?写这个古本的人,也是参考过脂砚斋版本的,所以在这里他稍微走神了一下,结果抄错了,直接原封不动将脂砚斋的一句评语给莫名其妙地装上去了,跟前后文全完不想于,很多人都看过这里,但以为是错字或搞混了,所以没有在意也没有深入研究,但是我研究过,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句其实就是脂砚斋在某一回目里的一句掐头去尾的评语,还是原话”
他接着上资料。
他说“大家如果不信这个古本,那么还有这段,这于脆就是高鹗版本,也是大家所常见的一个一百二十回通行本里的话。”
“资料如下:”
“遂到惜春房中来。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有什么事,故凤姐少不得安慰她,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来,约共三四十个。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方一凡看了下面众人说“里面的一句‘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如果有细心的人翻阅过所有全部的红楼梦古本,都会发现里面没有这一句,可是唯独脂砚斋版本里有,这句话根本不是曹雪芹的原文,为察奸情,反得贼赃——这压根就是脂砚斋的评语”
再加上一张资料对比,让大家看得清楚。
“看,出处就在这里而脂砚斋的古本明显是比高鹗的版本要早太多年的,当然不可能是脂砚斋误抄高鹗的古本,逻辑根本不通,所以这就是漏删的脂批误混入高鹗版本正文的情形,因为是高鹗在拿脂砚斋的古本当模板”
“这个情况,我认为,或者说我可以肯定红楼梦的所有古本,其实都是来自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包括高鹗版本系统在内的所有红楼梦版本,全部源流于脂评本系统而高鹗手中的我刚才说的大家没有看过的最全的古本,其实可以断定就是脂砚斋的版本,只不过脂砚斋其中一个版本流传下来残缺严重,被我们发现了并没有在意,高鹗得到的却是脂砚斋的相对完整的八十回目的红楼梦,所以这个推断下,脂砚斋的评语就太珍贵了,也是相当可靠的,于是我说过的一些脂砚斋在八十回后的评语,也就是成立的了,也就说明红楼梦的八十回后根本不是曹雪芹所作”
裴教授等人脸上也明显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方一凡此刻的这个论证和资料文献的支撑跟分析推理,好像真的不是没有可能的。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刚好第1节的下课铃声响了。
方一凡就让他先休息一下,等下一小节课继续讲。
恰好这时候方圆打电话过来。
他来到一边接听,他说“嗯,我挺好的,还挺习惯的,没事,不用担心,中午在学校跟同学一起吃,不用担心。哦,家里面的书你想送就送人吧,无所谓。签名书?那你等周末吧,我回去一趟,我签一下。晚上看情况吧。”
方圆打电话就是关心他在大学第1课的情况,当然并不是以为他在做老师,而是一个学生,毕竟一个人从高中进入大学,接收的知识是明显不一样的,难度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