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轮到是你们在狡辩了(第2页)
“石归山下无灵气,总使能言亦枉然。”
方一凡说“写这首诗的人叫做富察明义,自我斋,是清代的一个小贵族,但他不得志,到了他这个时候家族已经很没落了,他的诗呢,写的也不怎么样,比一般般的水平还要低一些,没有名气,他写诗也就是个自我欣赏,或者跟亲戚朋友小范围流传的,他这个诗集的名字叫《绿烟琐窗集》。”
他看一眼众人的表情说“看得出来,大家都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请记住富察明义这个名字,在研究红楼梦上,这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大家请看投影上的这首诗,明显就是些红楼梦的,诗是什么意思呢?红楼里有一个金玉姻缘的故事,他就说了,不要再问了,不堪回首,为什么呢?因为富察明义既看到了里面金玉姻缘‘聚如春梦,的那些部分,那么他也看到了散如烟的部分,富察明义看的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全本红楼梦”
“大家会有一些疑问,没关系,大家请看,我把资料都整理好了。”
方一凡把资料一张张的从PPT演示文稿中拿出来,他说“我看到大家有些疑问,没关系,我会一一解答,首先说这个富察明义是在什么时候写下这首诗的,根据我的考证和研究,富察明义的《绿烟琐窗集》,他里面的诗是按照年代往下排列的。”
“你们看,这些都是考据的资料,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绿烟琐窗集》中最后的这些诗能考据出来,是完成在1781年的,而我刚刚给大家看到的那首写红楼梦的诗,却是在这之前,也就是说,富察明义是在1781年之前就看过一个完整的红楼并写下这首诗,但是高鹗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红楼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1791年”
“所以刚才宋学姐的推测和臆断是不成立的,在高鹗之前有人看过红楼梦全本,但不是这个120回的通行本。”
宋玲说“就算有人看过也不算证据这复查名义可能只是看了,但是没有手抄遗留下来什么古本,所以别人也都看了,而那个古版本的古本被高额拿到了,所以很多年后被高鹗发行。”
方一凡笑笑说,“你们发现没有,你们争辩的理由是越来越窄了,而且越来越主观。”
“好,那我再给大家看一首诗,也是富察明义写红楼梦的一组诗中的一首。如果刚刚那一首大家觉得说明不了什么,也理解不是在写红楼的诗,那么这一首就是铁证如山了。”
。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