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凡道:“贾迎春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她的出身问题,大家应该也知道,但是我相信真正研究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几个流传下来的古本中,关于贾迎春的身世描写竟然完全不一样,我这里的资料是几个古本中的记载,大家来看。”
二小姐乃赦老爹前妻所出。
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妻所出。
二小姐乃政老爹前妻所出。
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
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女,政老爹养为己女。
“五个古本描写的都不一样,我们知道,红楼的古本的出处都是有根据的,这是手抄抄错了吗?显然不是,如果前四个古本中是笔误抄错了,那么第五个古本这么长一段话,怎么会是抄手看错了?这完全不可能,导致这种复杂结果的唯一解释就是,这是曹雪芹在反复斟酌,来回来去地在修改,还没有想好,还没有定稿,所以才会流传下来这么多完全不同的古本,这个我相信是没有疑问的”
“那么有了这个基础和认知,大家刚才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曹雪芹不是病重写乱了,有些大家所谓的逻辑错误就在开篇啊,怎么会一开篇就病重不行了?脑子糊涂了?所以,这其实是曹雪芹还没有修改完,还没有完全定稿,林如海的死亡时间问题,秦可卿的生病死亡和第五回的图册判词问题,这些说穿了都属于枝节性问题,那也不过仅仅是涉及到个别人物的结局修改和一些简单的文字改动罢了”
杨教授马上反驳,道“你不是说一百零八回的楼梦》写完了吗?”
方一凡说,“是写完了,大致写完了。但写完并不代表就定稿了,相信写过书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吧,在场写书的人不少,我恰巧也是个作者,所以我很清楚里面的东西,就算不说写书,在座的同学应该也能深有体会,你们写作文的时候,写论文的时候,写完结束后难道就定稿了?”
杨教授冷冷笑道:“那要是这么解释的话,八十回后的逻辑问题也可以这么说啊,如何能证明是两个人写的?”
方一凡摇了摇手,道:“可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八十回后的逻辑错误,并不是单纯改几个字几个段落就能圆回来的,那可是涉及到全书的构想的问题,涉及到核心思想的错误,我们很难相信,曹雪芹原打算写贾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于净,,却忽然转而想写贾府家道复兴;贾母原本是一个慈爱的老祖母,作者却忽然想把她变成一个冷酷的家长;贾宝玉本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作者却忽然想让他光宗耀祖起来,我们更很难相信,曹雪芹会从一个看破世事的人,忽然转变成一个热衷于功名、光宗耀祖的角色”
“大家写论文时,回头过去会修改细枝末节,会改文字,会调整一些书写错误,可是,你们会将论文的核心思想和中心观点改掉吗?不可能所以拿这个做说辞,是根本说不通的”
杨教授皱眉,再问“那贾母的问题也可以如此解释了?”
方一凡道:“如果我是个普通读者,普通研究者,贾母的年龄问题是可以这么解释的——作者来没来的及修改,大家肯定也能接受这个解释,不用再刨根问底多此一举,但是我不能,因为我现在的身份是个老师,在学术上我必须严谨,贾母的问题我之所以单列出来讲,因为贾母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跟之前的那些解释一概而论,我要是这么说了,那是对在座的学生们不负责任”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