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在明朝就是那样的!”
“为什么是明朝?”
“因为在明朝,是有青州这个地方的!而且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有过一位恒王的!”
可这时候,一个历史的讲师马上站起来,道“我查了,没有恒王啊。”
方一凡说“我知道,你们查的肯定是永恒的恒。”
那讲师说“不是永恒的恒是什么?你没看过原文?”
方一凡道道:“就因为很多人在注重原文,所以才漏过了很多不应该漏过的东西,之所以一直没有人考证过这件事,或者没有人察觉到这个隐喻,那是因为明朝的衡王,是平衡的衡!”
那讲师马上查询,然后道“真的……明朝真的有衡王!是平衡的衡。”
方一凡道“曹先生在写第七十八回的时候,他通过贾政之口所的,就是暗指明朝的这个王,字的发音都没变,只是把平衡的衡,写成了是永恒的恒,字眼上,故意来点儿的变化!这个很正常,这种事也不可能在当时明目张胆的写,比如先生用来比喻书里的政治力量,不也是用‘月派’‘日派’吗?”
裴教授想了想,突然也一脸恍然,忍不住地拍了一下大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老校长和吴校长等人都看向裴教授,显然都想通了。
上面,方一凡继续道“明朝,在青州,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很多事情,衡王是不是面临过来犯者的攻击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是面临过的,那么,是谁来攻打他的呢?”
“没错!就是清兵南下!是清兵打了进来!”
“所以啊,有时候真相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你们瞧,书里的黄巾赤眉就差点被大家忽略吧?如果咱们光揪着贾宝玉的诗去分析,揪着他的性格去琢磨,那一辈子也揭不开这个谜团的,一辈子也不可能研究好《红楼梦》的,我这么帮着大家一分析,结果已经很清楚了吧?黄巾赤眉所指的来犯者,实际就是清兵!因此,林四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贾政让贾宝玉他们歌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一个在明朝崩溃的时候,在青州危难之时,男性官员都主张迎降,她却挺身而出,带领娘子军起来抗清的一位巾帼英雄!”
“宋玲学姐,你明白了吗?”
宋玲愣了一下,然后道“我明白了,没想到,你还能这样解释!”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