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说明:系统判定,选项A占多数,执行选项A:打着卖债券名义的度假,阳光,沙滩,比基尼。
行动名称:债券之旅
行动时间:1943年1月10日
行动地点:欧胡岛
行动记录人:陆战一师7团1营D连准尉韩晴,合众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团第2营H连准尉夏岚。
提到欧胡岛。
即便你不是合众国人你也知道夏威夷的阳光,沙滩,比基尼。
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不过,遗憾的是,韩晴和夏岚并不是来这里度假的。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夏岚和韩晴需要分开。
“二位准尉,时间紧,任务重,你们二位需要分开,有一位需要去瓦胡岛的医院去进行慰问,另一位需要去出席当地群众的欢迎典礼。”
“没有去沙滩的选项吗?”
夏岚询问着坐在前面副驾驶位置上的中士。
“我们可以安排这样的活动,你们二位在沙滩上拍宣传片我们当然也不反对,可关键是,你们都是公众人物,一旦去了沙滩,迎接你们的可不是阳光与比基尼而是无休止的人群以及他们的盛情难却。”
夏岚get到了中士想表达的意思。
如果海滩的享受变成了下饺子,那确实没啥意思了。
比起做公众人物出席欢迎典礼,夏岚更想去战地医院。
夏岚觉得,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劳伦斯医生应该已经从澳洲返回到了瓦胡岛。
“我去战地医院吧,姐大你去做个公众人物,去迎接鲜花和掌声吧。”
韩晴没有弄懂夏岚的操作。
按理说这样的情况下,夏岚应该会选择想出风头的选项,但是他竟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目前不得而知。
不过,既然夏岚自己选择了,韩晴也不好好意思拒绝。
车队在路旁停下。
韩晴将跟随车队前往港口中转,而夏岚将会在另一位下士的陪同下搭乘另一辆吉普车前往距离此地不远的瓦胡岛医院。
“韩晴准尉,这是本次需要推销的债券,以及关于这些债券的一些宣传部门认为你应该了解的内容。”
韩晴翻看了中士递给自己的文件。
好家伙,你管这叫应该了解的内容。
这分明就是冷知识一箩筐。
厚厚的几十页纸全都是些关于债券的历史。
韩晴相信,不会有一位老爷在听完这又臭又长的刨根问底拦不住一般的追溯债券的历史。
姑且看看,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吧,总比一会演讲的时候啥也不说要好得多。
提起战争债券,不得不提另一个东西。
战争性质的海报。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在宣传上花费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费五个美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管是合众国的汤姆大叔,还是其他国家的征兵海报与明信片,大抵都是采取这样的思路。
当共和国画家朱尔斯·谢雷于1869年在他自己位于巴黎的小印刷坊里把他两年前创作的一幅画作变成第一张真正意义的彩色现代海报时,这个印刷工的儿子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已将古典绘画艺术与当时社会的时髦言语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这当然还要得益于当时日趋成熟的平版印刷技术,它让这些光鲜的海报开始逐渐出现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并迅速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流行起来,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崭新时尚的艺术门类。同时,人们也很快就意识到,一张看似轻若鸿毛的海报除了具有极强的信息传递功能之外,还蕴含着重似千斤的宣传力量。
四十余年之后,战争性质的海报终于在一战中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那个没有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的时代里,一张张张贴的海报无疑成为了政府动员人民加入战争的首要工具。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真正让战争海报大展拳脚的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对于合众国人来说,虽然他们加入战争的时间远比其他几个同盟国战友来得晚,但到战争结束时,他们创作的上百万份海报数量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合众国政府在战争伊始就清楚地意识到了海报的重要性,故此政府号召全国的美术画家和知识分子群策群力,各抒所长;于是海报画家们用他们那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有力地将整个民族的积极性都调动到了极致。这一张张海报,消除的是战争的恐惧,唤醒的是民众的良知,激发的是民主的理想,期盼的是永久的和平。
海报动员了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也正是画家们的妙笔生花,策划者的字斟句酌,才将海报俨然变成了向民众灌输必要的爱国主义和积极态度的工具。
第46任财政部部长威廉·麦卡杜(illiam MAdoo)在数十年后重新审视前辈的各种工作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蔡斯并未将债券和民众内心的爱国意识结合起来,而这恰恰是债券推行工作未能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麦卡杜在日后笔录回想中曾认为:"蔡斯先生显然没把握住当时民众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显然触手可及但却未曾被加以利用。"
而麦卡杜的这种观点也就此为合众国推行战争债券提供了一个崇高而神圣的等价转换:爱国行为。实际上,梅明格在推出南方地区的首期债券前也曾小规模地进行了所谓"爱国"宣传,只不过他们宣扬的这种爱国更多地只是从维护农奴主和资本家的立场来考虑的。但在麦卡杜看来,无论是何种方法,一旦民众的爱国情绪被带动出来,那么只要再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温床,战争债券的销售量便会节节攀升,同时,这种运作也会因其冠以"爱国"的头衔而显得无可厚非。
合众国于1917年宣布加入一战后,麦卡杜就按照这种思路重新构建了战争债券的推行模式:他将自由、 独立、正义等褒义观点与爱国意识强行绑定起来,并从1917年4月24日起前后推出了4期战争债券,名为"自由债券"(Liberty Bond),另外在战后还单独推出了1期"胜利债券"(Vitory Bond)。此外,麦卡杜还首次提出了"战争储蓄印花"(war savings stamp)的概念。通过和合众国邮政部的合作,麦卡杜对外宣布,民众同样可以通过购买战争储蓄印花来表达爱国意愿。
单张战争储蓄印花面值5美元,以年复利率4%计算,偿还期5年,换句话说,单张印花税票售价只有4.12美元。为防止几人合伙购买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这些印花税票被要求统一放在一个印有购买者名字的收集册中,购买者只有凭着这张被称为"储蓄凭证"的收集册以及印花税票才能在偿还到期后最终兑换成功。
不过根据第一期债券发售结束后合众国财政部的统计显示,麦卡杜的这一尝试显然并未奏效,只有约550万名合众国人购买了这期债券,筹到的资金也只有20多亿美元,远低于50亿美元的预设目标。为了刺激更多的人购买债券,麦卡杜决定将债券利率由原先的3.5%提至4%,后又宣布自1918年2月1日起将印花税票面值每月上调1美分,同时强调任何购买者都可无条件退还该种储蓄印花。
不过麦卡杜公开的自愿准则并非表里如一:他开始针对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强行划定债券购买的最低数量,然而此举在无形中悖离了麦卡杜之前提出的所谓"自由"原则,也为后来几期债券推行计划的最终失败早早地埋下了伏笔。
除了尝试这些经济措施以外,颇具洞察力的麦卡杜还通过公众信息委员会(ommittee on Publi Information)的宣传力量向民众刻意灌输一种购买债券和爱国相等价的观念。
这个于1917年4月由威尔逊总统亲自下令成立并委派自由派记者乔治·克里尔(Gee reel)担任主席的宣传机构很快便和财政部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确保债券销售工作的顺利展开,克里尔的手下开始通过报纸、杂志、海报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合众国民众极力兜售这一思想,其整体设计思路和麦卡杜的逻辑简直是如出一辙。
以随后开始的第二期和第三期债券为统计,这个委员会为债券印刷的海报数量不下1400万张,橱窗布告超过900万份,另有各类纽扣宣传徽章达850余万枚。如此血本的投入按照历史学家史蒂芬·沃恩(Stephen Vaughn)数十年后的说法,就是"几乎任何一张宣传战争债券的一战海报无外乎皆出自公众信息委员会之手";或者更为严格地说来,当时除去一些军队征兵海报以外,公众信息委员会及其受雇画家与文字工作者几乎大包大揽地为这个国家创作了大部分海报。
另外,经威尔逊总统的允许,公众信息委员会分支又特别成立了一个由威廉·布莱尔(illiam Blair)任总负责人的"四分钟演说处"(Four Minute Men),派专人在电影院、剧场和商店内进行四分钟左右的演说。由于布莱尔本人也是债券计划的积极支持者,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很多演说的主旨除去煽动合众国民众的反德情绪之外,更多的便是推销债券。
按照克里尔的说法,这个演说处和整个公众信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似乎都在和民众的思想进行战斗。除去这个带有志愿性质的宣传机构以外,克里尔还邀请了众多文娱界头牌明星为政府的债券推行工作摇旗呐喊,甚至像喜剧大师卓别林都在1918年自掏腰包为公共信息委员会拍摄了一部11分钟的宣传片《债券》以向民众介绍自由债券的各种优点。
韩晴想起来了之前看到过的一本书。
《战争总动员:合众国国内二战史》
以上千张精美的二战合众国战时海报为主要切入点,首次向读者详细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众国后方社会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全书共由12章组成,涵盖了当时合众国国内战争动员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战事宣传、资助盟友、招募征兵、促进生产、物资供给、战争债券、民间援助、反敌反特、疾控预防等多个方面,让读者从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认识到,整个合众国是如何从一个漠不关心的中立者转变成一个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而竭尽全力的主战者。
本书不仅是对国内相关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亦是一部介绍合众国二战期间社会进程的简明断代史。
其实在韩晴看来,此书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本战争题材的画册,那一张张构思精巧且画面精美的宣传海报更多的是一个洞察二战时期合众国国内社会的一个窗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学者们似乎都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前线的合众国军队上,谈论合众国军航空编队如何依靠摧枯拉朽的战略轰炸击垮整个帝国和扶桑皇国的工业命脉,分析合众国海军舰队如何将不可一世的扶桑皇国联合舰队逼入绝境,探讨合众国陆军如何能在德军防线中锲开缺口而直捣第三帝国的腹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众国人之所以赢得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首要原因或许就在于这个国家被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的自身潜力。战争并非只是两国军队之间的较量,更在于兵戎双方在各个层面上的角力。
兵策所云的"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若没有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提供给军队,那么因缺少"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所需的千金日费,焉可复举百万貔虎欤?
当然,若我们抛开一切战争和政治因素,不管这些海报出自政府机构、商业公司还是民间组织,我们仍能透过那一句句有力的话语和一张张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海报所蕴含的一个民族团结一致的巨大凝聚力并深深地为之所震撼。这些海报所能衡量的不仅仅只是合众国人对于文化传统的承载,更是他们对诸多普世道德的完美诠释。
正如历史学家德索托·布朗所言的:"纵使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过去的这些海报还是能在你的心底留下印迹;诚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的确有些滑稽荒诞,但它们给你心灵上带来的感触仍是十分强烈的。"
韩晴不知道的是就在报纸上大肆报道她和夏岚的光辉事迹的之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办公室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这个计划,改变了韩晴和夏岚在这个世界里的人生轨迹
合众国东部时间1月1日晚上9点20分,摩根索靠坐在罗斯福旁边,一旁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人员还在忙着调试话筒、扩音器以及广播信号输出器。
9点30分整,合众国民众听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摩根索。
"针对众多合众国民众关心的国防计划何时开始的问题,合众国政府将于明天上午给出正式的答案。"摩根索随后设问道,"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做些什么?'我的回答是,合众国国防债券和印花税票将在合众国的每个州、每个县、每个城市、每个小镇上对外发售……任何一位公民都有权购买以为合众国的国防工作尽自己绵薄之力"。停顿片刻后,摩根索接着补充说,"还有人会问:'那政府需要我们的储蓄做什么?'这是个好问题,因为你的政府希望为你们中的每一位创造一个持有合众国民主份额的机会,一个捍卫民主和扪心自问'我是否甘愿付出'的机会"。
发言结束之后,摩根索拿出一张准备好的面值500美元的债券向民众表示,自己手中拿着的债券将于明天上午与其他债券一起公开出售。随后广播切换至千里之外的堪萨斯城,由该市邮政局局长弗兰克·沃克(Frank alker)宣布国防债券和印花储的蓄购买已正式开始,他提到摩根索手中的这张债券正是由他亲自转交给对方的,而这第一张债券的购买者就是合众国总统罗斯福。
此时广播切换回白宫,罗斯福开始正式谈话,他希望各位爱国的合众国公民"都能在民众和政府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购买债券和印花税票来保卫家园并捍卫合众国政府历来提倡的自由"。
这次"炉边谈话"等于正式宣布合众国政府开始实施债券推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