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门重新闭合,只余下窗户敞开,屋内则只剩下周俊与李芜。
周俊这会也能漫不经心的问起自己关心的问题:“那两个道士是什么来历?”
“刚刚那手卷袖应是走地宗的袖有乾坤,袖有乾坤乃走地宗嫡传武学之一,两人应该都是走地宗嫡传,不过那两人的道号我却不曾听闻。”李芜若有所思道。
“行,等下让六扇门的人查查这两人便是。”周俊说道。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李芜伏腰低头,将嘴巴凑到周俊耳边,轻声问道。
温柔又带了些许强硬的声音在周俊耳边响起。
这让周俊有些无所适从,所以他轻微地摆开脑袋,拉开一定距离后,稍稍转过身子,面朝着李芜,收拾过心情,准备好措辞后说道:“有些事是得做给别人看的。”
周俊说完话,李芜又看了周俊的眼睛许久,差不多有一分钟,而后才分开:“哦,我明白了。”
‘我自己都没明白,你就明白了?’周俊心想。
而李芜也不等周俊自心底吐槽中回神,就一口咬到周俊的嘴唇上。
她就咬了一口,然后就飞快地跑出书房。
“呃……”大姐,我的处男之身都给你了,你怎么还这副娇羞样?
……
大明已经有好几日无早朝了,不过大明还有内阁,虽然无皇帝批阅,内阁下达的命令都不合大明律令,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事,而且这种情况在大明已有先例,所以就暂时依照先例办事,免得新帝还未登基,整个朝政一片狼藉。
大明内阁有六位,一者首辅,为内阁长官,官正二品;二者阁老,为首辅辅佐,官从二品;其余四者官名殿前大学士,官正三品。而这六者在朝廷六部皆有任职,或任职长官,或任职六部长官副手。
所以这六位内阁成员可算是权倾朝野。
但大明还有一制,那就是宗人府,宗人府只由皇室成员组成,每任宗人府宗人令都为内阁阁老,由此牵制内阁干预皇权。
今日,新帝驾崩第四日,在一众阁臣与六部官吏讨论过朝廷政务后,留下的内阁阁臣与六部长官便又一次开始议新帝登基大事。
首先由看起来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但却已熬死两位皇帝的阁老钧王发言:“大明万里江山不可一日无君,大明万万百姓不可一日无主,前日有谏议大夫提议自先帝四位血亲兄弟中择选一位,然昨夜突发一大事,我想诸位应该都知晓了吧。”
钧王此言一发,英阁殿内原本窸窸窣窣的小声议论声倏然一致,所有人都收敛表情,让自己木着脸面对这位常常沉默极少发言的阁老。
在场诸位大臣都不发话,只等待首辅发言,而首辅也未让他们失望,他面色肃穆地说道:“昨夜有刺客刺杀先帝四位血亲兄弟,庄王与恒王被刺薨逝,誉王身受重伤昏迷不醒,麟王所幸无恙,而那刺客已伏诛于麟王府,不过此案疑点丛丛,我已着令六扇门与京城都卫府查办此案,刨根问底揪出真凶以告慰庄王与恒王在天之灵。”
首辅虽看着苍颜皓首,两鬓斑白,但说话却是中气十足,无半点苍老模样。
但首辅的正义执言并不能让钧王满意,钧王蹙了蹙眉,而后又说道:“首辅,此案虽未了结,可慢慢查办,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是该择新帝登基了。”
“确实,不知阁老可有人选?”首辅朝钧王拱手问道。
“先帝如今独余二子,然誉王经刺杀后昏迷不醒,太医问诊后,说誉王脊背受创,或有可能半身不遂,所以我建议由麟王登基帝位。”钧王不急不慢地说道。
首辅等钧王说完话后就立马抬起放在边上茶桌的象牙笏版:“我附议!”
嗯??
在场诸位阁臣、六部高官都惊异地看着这位高举笏板的首辅。
但都是官场老油条,很快就收敛表情,保持着平常的木脸,并紧随首辅与阁老的脚步,举起自己的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