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后,周易、桥瑁、鲍信、李珉加上孙坚部曲,一共五万人,经过仓促的休整,便要往北进军了。
如果是平时,行军通常是分批次的,步步为营,慢慢把大军全部调过去,确认没人掉队后,再继续往前推进。
但此次进军,由于确认了西凉军已经往几百里之外的酸枣方向集结,不用担心敌人的哨骑侦察或是伏兵突袭,五万大军一起行动,声势浩大。
大军的第一个目标是鲁阳东北的梁县,梁县驻军几乎没有,被轻易攻克。
看样子一切都如周易所预料的那样,不费吹灰之力。
夺得县城,获取补给后,众将坐在一起,商量下一步行动目标。
从梁县往雒阳进发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往西北,经新城县再转东北往河南县,第二条是往东北,经颍川郡轮氏县、阳城县再往西北方向抵达洛阳。
但周易都不认可,原因是两条路线都很绕,而且中间都有数个县城挡在面前,虽说攻克下来难度不高,但很耽误时间,战争当中时机很重要。
孙坚熟读兵法,认为周易说的很有道理,也同意从中路进军。
桥瑁、鲍信早已唯周易马首是瞻,当然不反对。
颍川太守李珉有些隐忧,因为选择了这条路线,就意味着途中无法获得任何补给,全靠自己带的粮草。
但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也不好提出异议。
因此,第二天,联军一大坨兵又从梁县出发,直扑雒阳。
这一天秋雨绵绵,仿佛预示着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但不知为何,桥瑁总是心神不宁。
随着距离城镇越来越远,他忍不住策马上前,走到周易身边,说:“明公,西凉军彪悍勇猛。若是他们识破计谋,急行军赶回来,在野外遭遇该怎么办?”
周易手握缰绳,豪气干云地回答:“我观董军,不过蚁蚊耳!何况兵贵神速,我们直取雒阳,董贼必然预料不到,咱们就让联军的其他人好好瞧着,我军取得大捷吧!”
不过连日赶路,人困马乏,急需休整,因此他还是命令众将士原地待命,准备休息半天后再继续赶路。
恰巧在这时,前方探马来报:“将军,前方树林好像有异常。”
“好像?”周易听到模棱两可的词感到不悦,问:“到底有没有?”
那探马便改口道:“有!”
旁边从钱听得清楚,忙道:“周大哥要不咱们——”
“嘘——”周易竖起一根指头,示意周围人噤声,而他趴在地上,侧耳聆听。
雨势未歇,似乎在预示丰收的即将到来。
但不是庄稼丰收,而是人头。
周易神色陡变。
因为他听见了:
是马蹄声,无数奔雷般的马蹄声。
“报——将军,大、大股敌军出现,将我们包围了!”
就在地平线上,出现了无数的黑影,并向正在原地休息的联军迅速靠近。
突然间,声震天地,一种难以形容的呼啸,裹挟着黑雨朝联军袭来——
那不是黑雨水,而是箭雨!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