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种田宝地河南尹
战场胜利的砝码起了作用,周易被封为河南尹,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肥沃的土地。
不过董卓实在不放心这个狡猾的小子,仍然派遣了部分兵马监督周易。
大约七天后,杨奉率五千兵驻扎谷城县,时刻盯着周易的动向。
周易并不担心,因为目前的情形说明董卓不会再对自己动手了。
同时杨奉驻军谷城,还会造成一种西凉军随时会攻打雒阳的假象,联军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现周易的“叛变”。
更何况,他们在发现自己投降董卓之前,恐怕早就散伙了。
历史知识帮助了周易,他得以安下心来,开始种田。
但刚开始种田,他就面临一个大问题:
田是有了,种田的人没有。
战争带来的破坏实在太大,原本河南郡有人口百万,现在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
九成耕地荒废,雒阳更是方圆三百里,连条狗都找不到。
只有漫天的食腐鸟类,盘桓寻觅,偶尔一拥到某个地方,吞食着路旁遗骨。
“以后谁特么要是再想着穿越到三国时代,就应该罚他在太平间待半个月!”周易心里如是咒骂着。
有军士对着满目疮痍的雒阳议论道:
“百姓们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还能去哪儿,要么死了,要么躲到乡下或者深山老林里了呗。”
“那咱们不就相当于捡了块没人理的破地?”
“是啊,还不如待在上党,起码每天三顿红枣小米粥是不愁的。”
从钱听见,很是不满,训斥道:“吵些什么?真是聒噪!”
周易劝他:“大家忧心也在情理之中,随他们说去吧。”
从钱说:“属下也不是不明白。眼下问题的确挺严重的。周大哥有好办法吗?”
周易道:“土地无人好比人之无魂。要想吸引百姓过来,就必须要有实际可行的政策。我决定,开启屯田制。”
“屯田制?”
“不错。召集流民,让他们和士兵一起垦荒种地,亦战亦耕、兵农合一。”
“属下不太确定,这可行吗?”
“放心,一定可行的——还有,要多招募一些匠师和医士,匠师负责打造农具,医士以备不时之需。”
“嗯,那招募流民和巫医百工的钱怎么办?咱们现在可是一穷二白啊!”
“钱——”周易沉默了。
钱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但很快他就有了解决方案。
“这样吧,凡是召集过来的流民和匠师,头三年的劳动所得全部属于他们自己,我们不向他们收缴任何税赋。而且如果我们需要粮草,都高价从他们手中购买。”
“啊?这样一来百姓是舒服了,我们怎么办呢?”从钱问。
“你忘了?我们是不愁钱的。”
“我们怎么就不愁钱了?”
周易满含深意地一笑,反问他:“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太原吗?”
从钱摇摇头。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太原附近有个穷山村,而村子里还有个最穷最穷的老农民,连茅草屋都住不起,只能住在山上的窑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