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匡亭决战
就在曹操排名布阵,摆开架势准备迎战的时候,周易也在安排。
而身为一军之主的周易,对这一切的直观感受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懵。
懵的意思就是懵了,二十多万人的大战,他也是生平头一次见识,看着沙盘上的一枚枚棋子和酒杯茶碗,他恍然如梦: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们有多少人,盟友有多少人,敌人又有多少人?敌人又在哪儿?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
沙盘上复杂的地形、密密麻麻的棋子和小旗子叫周易看得直犯困,可又必须要看,这就让他头疼欲裂了。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进入进阶军略的领域,与之前的小体量战役不同,眼前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复杂而繁琐起来。
幸好他手下有不少能征善战的武将与谋士,在本次战役中,他只需要吸取建议,最后选个差不多的作为决策即可,否则真是要了他的命!
学习使人进步果然不假,人还是要好好学习。
缺德的董昭再一次提出了够损的主意:“曹操希望我军协同作战,我觉得大可不必。袁术已经在阳武城下吃了小亏,他的主攻目标必定是现如今围困匡亭的曹操。
“曹军分兵数路,看起来挺花,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诱敌深入’。来日定将有场激战。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静候时机,集中兵力,打击袁术后军。”
周易问:“是怎样的时机呢?”
董昭毫不避讳地说:“他们两败俱伤,最好是袁曹中有一个已然遇险的时机。”
周易顿悟,不由自主地挑起一根眉毛,点头赞同:“有道理,就这么办。”
他吩咐下去,全军原地不动,等待将令。
就在周易下定决心捡漏的时候,袁术已经奔赴战场了。
他首先用一万铁骑楔形阵开道,两侧各两万步骑混合部队,再加上后卫的两万重装武刚车步卒,用了一半兵力给中军筑成了一座移动堡垒。
紧随其后的是一万射声士和臂张士,以及还有随时准备出击的一万余虎贲军。
袁术的中军更如同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数千亲军构成了袁术的最后一道血肉屏障。这些战士个个都敢保证能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袁术的安全,因为亲军非战时也是发双饷的,养兵千日就等用在这一刻了。
至于袁术的贴身宿卫就更不用说了,亲军本就是百里挑一,而这几百名亲卫更是从亲军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死士,说他们个个都是万里挑一都不为过。
袁术十万大军黑压压方圆十几里,从上空俯瞰,犹如一只巨大的玄龟。
也许有人会觉得,袁术的布阵太过死板,好像开装甲车一样往前推,完全不似曹老板的布阵那般灵活机变,缺乏灵性。
其实这正是袁术的高明之处:不求主动进攻,但求稳步推进,只要到了匡亭城下,就等于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