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你打仗我捡漏
当大军由追击变成逃跑的时候,身后无数敌军便会追着他们掩杀,甚至大部分人都已经认为:我军战败!
战败的时候怎么办?当然是逃命啊!而逃不掉的话就只有投降了。
于是原本势均力敌的一场主力决战,瞬间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袁军被追杀而死的士兵以及放弃抵抗的降卒数以千计。
其实西南方向的袁术后军、也就是辎重部队,并未遭到太严重的损失。因为李典与夏侯惇两支部队都是轻骑兵,主要是速度快善于骚扰,和配有武刚车的袁军后军交战,反而是他们损失更大一些,整体上是袁军略处上风。
而且由于增援部队的及时赶到,李典与夏侯惇很快扭头鼠窜,袁术后军及抽调过来的援军自然要乘胜追击。
后面跟着的是曹操率领的数千骑兵,再后面才是袁军主力。
然而这帮主力仅有最前面的一部分是在追击敌人,其余的是在逃命,因为在他们身后,还有曹仁的骑兵紧咬不放。
袁术一开始见自己的兵马争先恐后,正觉得自己平日里训导有方呢,可慢慢就看出不对劲来:怎么一个个地都在逃跑啊?
还好,最后面的是青州军主力,也是以步兵为主,掩杀追击的速度也不算快。
即便到了现在,双方仍有相同的胜算。
假如袁术能够冷静一些,重新结阵固守,也是个五五开的局面,只要能与匡亭的刘详汇合,他仍然掌握着优势与绝对主动权。
但是一个人的出手,让败局彻底无法挽回。
阳武县周军大营,探马不断疾驰而入,向诸将传递情报。
“报,袁曹激战正酣,请主公定夺。”
“报,战局愈发混乱,请主公指示。”
……
随着最后一名探马直奔到中军帐外,跳下马气喘吁吁扑进帐中,禀报道:“曹军开始攻击袁术后军,袁术全部兵马朝中军围拢,整个匡亭乱成了一锅粥!”
周易感到,时机已然成熟。
匡亭距离阳武大概二百里,也就是探马疾行将近一个时辰的距离。
换句话说,他所获得的情报,都是一个时辰之前的。
照此推断,匡亭的战局已然明朗,是时候出手了。
唯一的阻碍就是袁术特地留下来防备周军的一支小股部队,但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这点小股部队也不太可能力挽狂澜。
因此,周易果断下令,全军出击,不过目标不是尸山血海的匡亭,而是仅有小股部队戍守的封丘县。
你打硬仗,我来捡漏,岂不美哉?
周易想得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当他率军赶到封丘城外袁军营寨时,跟在身后的仅有除了郑葵、从钱外,只有吕布、张辽二将及不到五百骑兵,剩下的几百骑兵,和一万多步卒,全都远远在路上呢。
他不由得感叹:步骑协同的难度真大,要是什么时候能实现摩托化,快速运兵就好了。
一个远超于当下时代背景的想法在脑海中有了雏形。
不过摩托化太远,眼前的事更加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