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以劳敌逸(第2页)
马超联军两万六千人可谓是气势汹汹地杀向西海了。那么韩遂方有多少人呢?
韩遂本人有兵约两万,与他联合的梁兴、侯选、程银、李堪等部加起来也有接近两万,其他的匈奴差不多五千人,各部羌人加起来参战的兵力约有五万,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五千人,离“十万大军”就差五千牧民的数量。
马超在西凉长大,其实很清楚韩遂可以动员出来的极限兵力大概是多少。但是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制胜的点,有一个叫“代差优势”。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朝对外战争,总体而言基本上是全胜战绩,尽管中间会发生周旋拉扯,但最终的结果总是汉朝获胜。其中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代差优势。
汉朝拥有着相对先进的文明制度,掌握着许多独家垄断的核心技术,兵员素质也要强于周边小国和异族,这就造成了几乎每次对外战争,都是摧枯拉朽一般的态势。
韩遂方虽然兵多,但大部分都是羌人。
羌人贫困,多是穿皮甲、骑无鞍马,用铜器甚至石制武器。
而马家军全是汉军标准配置,披甲马、金属甲胄,和能达到一米三到一米五长的骑兵环首刀基本是标配,更不用说还有复合反曲弓、臂张弩等等杀伤力强大的远程武器,最后,作为骑兵的一种象征,又粗又长又有韧性的骑枪骑矛就更不用说了。
马家军相当于是斯瓦迪亚骑士,要不是因为工资高养不起那么多,估计早就四面出击统一西凉了。
而韩遂方除了少数的精锐外——这些精锐也在与马腾的纷争中逐渐损失掉了,从战斗素质上来评价,基本可以视为响马团伙——只不过是超大股的。
因此,只要让士兵克服对敌方“声势浩大”的恐惧,以及抵抗住疲劳,最终取得胜利,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看样子,马超联军行动的速度和韩月派出去报信的士兵差不多快,就在韩遂刚刚得知金城失守的消息时,马超联军已经抵达了西部都尉。西部都尉就在西海的东面。
西海东侧是一片沙漠,沙漠东北是两段狭长的山脉,山脉再往北,就是马超最希望看见的草原了。
马超以马鞭遥指道:“把决战地点设在这里,想必韩遂也会乖乖顺应我们的想法吧。”
成宜、马玩、张横、杨秋都深表赞同。
如果拥有兵员数量优势的韩遂不在这里和马超决战,那才是傻子呢。
下面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就是抓紧时间休息,尽可能地缓解疲劳,因为大战会在不久以后展开,最快一天,最慢也就不到两天的准备时间。
马超让士兵只带四天的口粮,就是要激发部曲的斗志,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
俗话说,饭饱神虚。曹老板也曾经说过,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作为士兵,需要随时投入作战的准备。因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打响,要是吃得太饱了,人就会变得慵懒,活动不便,人也有可能犯困,这样就很是不利于作战,战斗力会大大下降。
要是吃的太饱,谁还愿意打仗?
问题是四天口粮吃完了怎么办?
打赢了吃韩遂的,打不赢就等死吧!
所以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赢。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