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网上流行的说法“三段击”,是从日语沿用过来的,在中国古代就是叫“轮射”,其实这种将整个远程队伍分成好几个部分,轮流进行射击的进攻方式,这是由我天朝先发明的。
明朝开国将军沐英的军队之中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当时他出镇云南,需要面对当地的土人,以及南边的占城、真腊等国的土人。
尤其是其中的象兵,给明朝的军队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使用了火铳轮射之后,能够有效的对抗这些象兵。
之后俞大猷的俞家军将这种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不过那也指的是在野战的情况下,熟通兵法并且跟俞帅关系极好的戚继光,自然也是知道完善之后的轮射,所以戚家军士卒也熟悉这样的战法。
第一队三十余人的守军,得令之后,立刻将手中的远程武器进行发射,陈禄保证在每一行之中都有着数名鸟铳手,鸟铳是这个时代最为犀利的手持轻火器,同时又有着非常强的声势。
当鸟铳巨大的声响出现,有的倭寇竟然抱着脑袋掉头往回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火器这样的东西,还以为是上天给他们的惩罚。
火器这种东西在二十年以前,就已经传入了倭国,当时九州大名岛津家的麾下,种子岛家的一名铁匠八坂金兵卫,拿自己的女儿换了火枪的技术,仿造出了所谓的铁炮。
种子岛筒是一种造价比较高昂,射程短,威力小,质量还不怎么样的低仿品,但是现在在倭国国内,火器仍然是奢侈品,可以卖到一百几十贯的价钱,别说是这些农民了,有的地方大名都没有见到过铁炮。
“巴嘎……一群废物,不准跑,谁跑就杀了谁。”宇久间定扬起武士刀大声呼喊。
只是那些流民根本就不会听他的,依然还在向后跑,直到作为督军的几名宇久家的武士,出手砍杀了几个逃跑的流民之后,才稳定了混乱的局面。
临山卫守军第一轮射击带给倭寇的死伤还真是不大,三十个人一起射击,却只是杀死了五个倭寇。
对方的队伍虽说有三千人,却覆盖了整个城墙的各个段落,显得非常的稀疏。
戚家军远程士卒,均有着非常精湛的射术,但是对方的手中有着提前准备的木质的盾牌,这样的盾牌足以抵挡远程进攻的威胁。
倭寇也不是第一次跟戚家军进行战斗了,这次前来进攻临山卫,也是早有准备的。
“所有人调整射击角度,尽量避开前面的盾牌,一定要造成有效的杀伤。”陈禄赶快重新进行了攻击上的调整。
几乎就在他下令完之后,第二轮射击完成,所有戚家军士卒都将目标定在,相对比较靠后的位置,那些没有什么防护的倭寇的身上,这一下射杀了九个人,命中率几乎翻了一倍。
虽说命中率翻了一遍,却看的西面城墙上的戚狄平有些皱眉头,这些被射杀的倭寇都是没有防护的九州流民,并非是宇久家自己的精锐。
戚狄平虽是一个穿越者,他跟着戚家军南征北战超过三年,也知道倭寇之中,只有那些真正的精锐士卒才有着一定的战斗力,他们悍不畏死,敢于拿性命去拼杀。
这些流民只不过是来跟着捡便宜的,最会打的是顺风仗,一旦进攻遇到任何问题,马上就会溃败,就像他进城之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