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后就传出消息,戚家军跟一股倭寇在台州椒江一带相遇,戚继光之子戚英,戚安国,麾下将领童子明、金渔等四人力战而死,为国捐躯。
为此,皇帝还特意派人过来送牌匾,并加封了官职以示表彰。
从这天开始,戚英和他手下的所有的人,就再也不是明国的百姓,穷其一生,也就只有在戚继光死后回过一次山东蓬莱,他这一辈子再也没有踏上,过这一片生育他的伟大故土,这都是后话。
言归正传,梅山这股势力投靠过来,却并不只有三百寨兵。
戚英在山寨里溜了一圈,发现山寨里面还有这三百人的家人,这个寨子就是一个山贼和家人共生的山寨,一共有一千四百余人,这几乎已经是一个比较小的镇子的规模了。
将山寨烧毁,这些人全部跟着戚英他们,来到了沿海,戚英的船队用了两次才将这些人全部运到暂作基地的岛上。
只不过这座岛作为基地,也就只会在今天,就在当晚,戚英准备对花鸟岛进行一次军事行动。
之前倭寇在花鸟岛,可是囤积了三千余人,如果算上吴平的队伍,人数会更多。
戚英哪里来的勇气?
其实在知道戚继光已经带着戚家军大队人马回来之后,倭寇的人马就已经撤往了别处,倭寇面对戚家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勇气。
花鸟岛只留下了吴平麾下的少量人马,作为对临山卫的监视。
花鸟岛离临山卫实在是太近,戚继光不可能放任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有倭寇一方的大量人马存在。
在戚安国他们走之前,戚继光还是给他们私自下了一个命令,那就是要把花鸟岛和以东一百里的,一座叫怒蛟岛的地方占下。
花鸟岛好说,这岛很大,位置也很重要,但是上面却没有多少吴平的人,应该可以轻易的将这座岛给占下。
之后以花鸟岛作为根基,可以将所有现在手下的士卒和平民都接过去,这里所说的平民还包括原来陈烈所在下岗村在内的,周围几个村子里的百姓。
这天晚上就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九艘海船在黄昏刚过之时,就离开了沿海的那座小岛,他们的目标就是花鸟岛。
花鸟岛现在有百余人在其上驻扎,还有两艘大海船和几十艘渔船停靠其上,平时岛上的那些海贼,就以渔民的身份驾驶这些渔船,偷偷到沿海一带,探听戚家军和其他明国军队的消息。
是夜,天气比较凉,戚英想来那些海贼在这样的天气里,应该不会太注意外面的防护,应该会坐在屋子里,烤火或者是睡觉,这才是乌合之众应有的觉悟。
如果说真的有主角光环这样的东西,或许故事的过程,应该会按照戚英的设想去发展。
等他们来到岛上,发现所有的海贼都在房间里面休息,之后戚英的手下就像坏人一样,拿着刀,一脚踢开门,闯进海贼们休息的地方,将钢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这些善良的海贼们都制住。
最后海贼们一个个哭天喊地的,投到了戚英的麾下,给他增加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最好里面还又几个人叫什么路飞、索隆、乌索普、娜美、山治、罗宾、乔巴等人。
可惜整个故事剧本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到花鸟岛附近,就被海贼发现了。
好在戚英先指挥大队人马,将所有的船只都控制住,之后才不紧不慢的开始对被围在岛北面山地上的海贼进行远程清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