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枪就是应对战场厮杀的相对简单的招数,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但是教授给士卒的戚家枪,其实是低配简版,不可能要求每个士卒都像戚英他们,能够将所有招数融会贯通,还应用自如。
低配版戚家枪必须要求每个人之间配合默契,是一种需要大团队之间互相合作,才能够展现强大战斗力的枪法,不适合一、两个人的战场厮杀。
只有原版戚家枪才既能够单挑,还能够参与群殴。
相对来说,俞家棍法来自于少林棍法,这种棍法更加强调单打独斗。
俞大猷已经对俞家棍法进行了很大的改良,但是终究不像低配版戚家枪适合大规模的战场搏杀。
在士卒并没有掌握太多战斗技巧的时候,学习俞家棍法,倒是让他们入门的好办法。
俞家棍法中间有三、五入门的招数,就是戚家枪的同样的入门招数,只要能够将俞家棍法学好,之后也有利于他们学习低配版戚家枪。
戚英非常耐心的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将俞家棍法教给那些海贼俘虏。
戚英的动作很缓慢,每一个动作至少都教授五遍以上,以保证就算站在最角落的一个人,也能够看到他做的每一个动作,并且能够上手学会。
戚安国也在跟着做着同样的动作,他根本就不需要去做这样的训练,在他五岁的时候,俞家棍法就已经全套学会。
他看着自己的兄长在上面做动作,也不自觉的站在旁边去做着同样的动作。
戚安国是一个武痴,喜欢练武,也喜欢上阵杀敌。
他练武的时候经常会想要尝试加入新的内容,使得他练武的时候反倒没有很好的理解,招式之中的各种精妙内涵。
这次跟着戚英重复着几个招式,让他能够有机会静下心来,去领会这几个最简单的招数其中的深奥。
大道至简。
在最简单招数之中,如果下了功夫,往往可以得到之前没有过的收货。
戚继光之前说过戚安国,在和戚英进行比试的时候,输就输在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有对招式的刻意的运用。
戚英进过了三年的军队生涯,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招数并不是固定的,其目的是杀人,是保护自己,如何用最简单,最节省力气的办法获胜,才是应该去思索的。
在这次的学习之中,戚安国似乎已经自己摸到了这样的门道,算是开窍了。
戚英本来可以将这样训练士卒的事情,完全交给戚安国,或者是分配给他的手下其他人去打理,只要任何一个相对比较熟练的戚家军的士卒,都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只不过戚英希望,能够在这些人马的心中,留下一个自己亲力亲为的印象。
另外他也确实希望能够给自己找一些事情,而不单单只是在波多结衣那里,跟她一起跳舞,显得无所事事。
这两个主将能够一心一意,并且极为认真的指导自己在武艺上的修炼,这让那些海贼俘虏非常感动。
他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戚英和戚安国,跟之前他们头领的不同,使得他们多少有了一点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虽然只是教授几个简单的动作,却耗了一上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