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庚申神谕(第2页)
按照汉制,太常为九卿之首,执掌祭祀典仪,相当于后世礼部,可谓清要显贵,但是除了科举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其实不然!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华夏族的眼里,祭祀可是要比军事更加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甚至很多现代华夏人都认为古代华夏是没有官方宗教——其实也不然!
华夏族的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以“礼志”或者“郊祀志”形式出现的宗教,学术上称之为“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也叫“中国传统原生性宗教”。
这种核心是天神和祖先崇拜的传统宗教,最早起码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制度越来越严格,和国家政治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它有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独立的教团体系,它的宗教祭祀功能是由各个层次的宗法血缘组织(皇族、宗族、家族、家庭)兼任。
实际上,华夏的小年祭灶、新年除夕、清明扫墓、端午祭祖、中元祀鬼、中秋拜月、重阳登高等等民间习俗也是这种宗教的组成部分。
只不过就像人类平时不会意识到空气一样。对中国人来说,成了华夏族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然而宗教就是宗教——华夏族的宗法性宗教不但有悠久的传承和严格的制度,还有极强的排他性。
《国语·鲁语上》说:“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祀典不但记载祭祀仪礼,还规范着华夏的神仙谱系。
天子是天下大宗,理论上是整个国家所有人的君父,因此在这种宗法性宗教之中,他是首席大祭司,有着代天敕神的权柄。
只有上了祀典的神明,才是真正意义的正神,否则就算祂们灵验非常,那也是杂神。
然而——曾国藩“亲自”制定的银汉帝国祀典上只有一位神明——天帝太一!
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但是刘髓接下来又干了一件让文臣们捶胸顿足的事情。
圣祖爷居然设立了一个只向帝国皇帝负责,并且拥有全部执法权和宗教审判权的军事化宗教组织,赐名为“圣典教团”。
也就是说,只要和“异端”有关的案子,圣典教团可以来个立案、侦缉、逮捕、审讯、起诉、包括死刑在内的审判一条龙服务。
这个军事化教团还能自行招募、自行晋升、自行处罚甚至处决其成员。
除了向皇帝报备之外,谁都无权干涉!
左湘阴侯本来就是一个火爆脾气,哪里还忍得了什么圣典教团——他当下便夜闯皇宫,面谏圣祖。
刘髓倒也没有治他的罪,而是赶走了起居郞之后,和老左作了一次经夜长谈。
大家都不知道他们两人谈的是什么,大家只晓得左大丞相出宫之后就再也没有对“圣典教团”发表过任何意见,反而在财政、人员和物资上对教团大开绿灯。
首任圣典军团长是镇国帝子当中的老幺——阎摩罗王陈丕成。
哦,陈丕成是他的原名,圣祖爷赐名陈玉成。
这位“陈阎王”年轻得有点过分,当时只有22岁。所以他原本在“二十诸天”当中不显山不露水,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被刘髓相中担当如此重任。
由于圣殿教团服色尚灰,因此有人私底下叫他们“灰驴子”。
什么灰驴子,这特娘明明是灰骑士好伐?
有了灰骑士,这异端审判庭还能远了啊?
有了审判庭,这天下还能平静得起来吗?
果不其然,在圣祖爷制定圣典和建立圣典教团之后,在西元1860年,庚申年元月初一发布了一条轰动天下的圣旨。
诏曰:朕受命于天,正国教,立圣典,除淫祀,焚杂神。即日起帝国上下,一体遵行,若有违者,朕代天亟之——史称为“庚申神谕”。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