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政府曾经在1880年发布《官业下放令》:从同年11月起,将军工、铸币、通讯、铁道、印刷等特殊部门以外的官营企业,廉价处理给三井和三菱等等大资本家。
只不过小日本是主动地想要用民间资本促进工业化,而银汉帝国是被迫地搞出了“八柱财团”。
但是,但是,但是,这两者却遵循着同样的政治经济规律而殊途同归!
六十年后的今天,八柱财团已然成为了三井和三菱这样的财阀。
而且由于镇国帝子后人之间抱团取暖且互相联姻,八柱财团就此成了史上规模前所未有的康采恩。
不过袁氏的龙王财团立足于大陆之外的扶桑,同时袁敦和本家关系恶劣导致家中人丁稀少,联姻都没人可联,所以在这个巨型康采恩中的地位比较独立,也比较超然。
(笔者注:虽然康采恩是垄断的最高级形式,但是加入康采恩的各个企业能在形式上保持独立。而且辛迪加和托拉斯这样的垄断组织也能以独立身份加入康采恩。)
这就是为什么大司农成了文官体系和勋贵集团之间的中人。
之所以需要这么一个中人的原因很简单,帝国中央政府怎么看这个康采恩,那是怎么不顺眼,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但是脑子清楚的文官也终于认识到,这个康采恩已经到了TOO BIG TO FALL(大到不能倒)的地步。
当了十二年独相的徐世昌比起两位前任大丞相心气稍显有点不足,而且更加倒霉地碰到了一位不大识相的圣上。
于是他就想和八柱财团来一个化敌为友,也算是给小皇帝来一个釜底抽薪……
以上就是骆普祥给袁克做的历史科普。
除此之外,骆领事还隐晦地提示袁公子,朝中有人想要害他们父子两人。
原因很简单,大司农极力反对大丞相这个做法,于是就被八柱财团视为叛徒——果然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啊。
要知道,八柱财团不是《红楼梦》里面一代不如一代的封建主义贵族,而是狼性越来越强的资本主义财阀。
作为财阀的一员,本身又通晓异界历史的大司农明白丞相府的示好反而刺激了这帮人的胃口,连带着也让小皇帝觉得有机可乘。
同时作为帝国的财政部长,他本人也对八柱财团和其他类似的财团十分警惕,所以他一直想在帝国内部搞一次反垄断。
银汉帝国当然不可能只有八柱财团——还有十三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州财团,扬州盐商抱团的盐商财团,徽州商帮的徽商财团,富佬集中地的江南财团,以汉阳为中心的湖北财团,东北移民中的富豪建立的东北财团,新晋商(老一代晋商都被三清给清了)合力办的的山西财团……
林林总总十几家大型跨家族财阀和上百家小型家族集团盘踞在银汉帝国疆域之内。
原本这些财团都有染指中央和各地政界的举措,而现如今,他们更想借着永和皇帝亲政的机会,再进一步地入主朝堂。
瀛洲侯早就想对这些财团动手,然而上一次大战阻碍了他的脚步,毕竟当时要准备战争,不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可是好不容易挨过了大战,却冒出小皇帝要亲政这档子事情,又把朝野各方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与此同时,大司农也成了这些财团的眼中钉肉中刺,双方矛盾激化到他们竟然开始向袁家唯一继承人动手的地步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看上去这是文官系统和勋贵集团的双方博弈,实际上这是中央政府和各大财阀的全方位斗争。
“哎!”
想到这里,我们的袁公子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真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就算自己是一个穿越者,一个貌似不老不死的穿越者,一个精通历史规律的貌似不老不死的穿越者,也搞不定这种局面的好伐啦。
除非……
“嗯!”
袁克闷哼一声,皱起了眉头,他现在对这个“除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感,连想都不愿意去想呢。
“公子,侯爷来电。”
就在这时,福管家又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