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旧日启明 > 第五十三章 吃枣药丸

第五十三章 吃枣药丸(第2页)

    然而,我们袁公子越琢磨其中的内容,越是觉得眼熟——银汉帝国这帮宫廷贵人们让他想起了晋惠帝、路易十六和尼古拉二世。

    话说他那天从麦克阿瑟口中听到“革命”两字之后,就对银汉帝国的现状上了心。

    而当他看到了三个数字之后,那真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第一个数字,自帝国1918年年初参战的一年以来,国内通胀率超过50%。

    第二个数字,当年第一季度帝国适龄人口失业率为30%。

    第三个数字,帝国臣民识字率高达99%。

    通货膨胀率说白了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程度,50%通胀率的意味着手里的钱购买力只有上一年的一半了。

    虽说参战各国通胀率都挺高的,比如美国从1917年到1920年的每年通胀率都高达15%,但是像银汉帝国这种一年50%的涨法,说明其本身的经济结构有重大问题。

    帝国失业率为30%,而年轻人的失业率更高达50%——我们袁公子看到这种数字就头皮发麻,因为“阿拉阿伯之春”波及到的中东各国就是这种失业率。

    其实这两个数字还好,最多让我们的袁公子胃口差一点,因为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不一定会导致革命。

    但是最后一个数字实在太可怕了,袁克不和黛娜小姐姐睡前运动一下出出氵干和氵十,那真的是睡不着觉。

    他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帝国普及教育做得那么好,全都是圣祖爷和左湘阴的“功劳”。

    刘髓刚刚占领南京就迫不及待地让军师中郎将左宗棠搞起了义务教育。在这两位大佬的督促之下,帝国普及小学教育的成就非常显著。

    虽然当时没有普查过,但是根据史料可以估算得出,在银汉建国的1852年,帝国臣民识字率是40%左右。

    注意了,这里是识字率,并不是真正的读写能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那位在《寻乌调查》里面就有相关研究:根据他的调查,寻乌镇中能读会写的人只占10%左右,识字超过两百个大约20%,但是能分辨的出文字还能花押的人超过40%。

    还是注意了,真正能写文章的人只有百分之一。

    知道为什么在民国当大师如此容易了吧,说真的,一个刚学会写作文的小学生穿越回民国也妥妥地成了百分之一。

    然而在这个世界的19世纪末,帝国臣民的识字率早就超过了80%。

    眼下的1919年,银汉帝国的文盲率已经降低到了1%以下。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啊!

    我们袁公子现在明白了,刘髓这家伙确实很能打,但是在治国方面就是一个半吊子——反正肯定不是和他一样的文科生。

    穿越了就要在中国搞普及教育,这几乎是后世历史架空写手的一种“共识”了。但是在我们袁硕士看来这种“共识”是小布尔乔亚们的“幼稚”。

    像银汉这种存在于19世纪下半叶,还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大帝国万万不能搞普及教育,而是应该走精英教育的路线。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识字的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知识分子。

    人类本来就是一种会思考世界还会改造世界的动物,但是会思考会改造不代表会思考改造世界。

    这其中需要“惊险的一跳”,而这一跳就是教育。

    明白了吗,圣祖爷胡搞瞎搞——搞出了八万万个会思考如何改造这个世界的汉国人!

    我们袁公子自然知晓,在这个历史阶段,有一种思想最为适合改造这个世界。

    “战神”那家伙没有说错,银汉帝国真的有赤化的危险,而且危险系数高得很呢!

    银汉帝国现在掌权的这帮人却在为了小皇帝亲政的事情撕逼——等他们撕明白,估计都要上断头台了。

    袁克也想明白了,这帮人从小淫浸在“镇国帝子镇压四方”美好传说之中,还以为只要掌握了镇国战团就能高枕无忧。

    这帮人根本不懂人民的力量啊——而且镇国战士就那么靠谱吗?

    想到这里,我们袁公子也没有心思写什么情书了,决定还是找他的电影明星出出氵干和氵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青春的传奇 神农颜 豪门退婚妻:宝贝,再嫁我一次 那些年,我的青春岁月 男人就要逆袭 旧日启明 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大唐刀师 诛天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