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了院门前,李希望突然开口道:“继秀,你明天去趟娘家,问问石头他大舅,借五千块钱。”
听见这话,跟在父母身后的李磊愣道:“借钱干嘛?”
“你海庭叔前天找过我,小双考上了大学。前年你妈住院,还有你上学,咱们一共借了人家两万。你海庭叔是个实在人,知道咱家的情况,所以一直没要。如今找上门,我答应先给他一万。”
李磊默然
“小军上个月添了孩子,孩子早产花了不少钱。现在去,大哥恐怕无能为力。”王继秀轻声解释,神色黯然。
王继秀口中的小军,正是李磊的表哥王军。
听见这话,李希望晃了晃,他仰头看天,不由得满脸失望。
几十年来,李希望在大王村可谓有口皆碑,向来是一口唾沫一根钉,言而有信。
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又已经答应了人家,他宁愿砸锅卖铁都不愿食言。
“这场暴雨,来的不是时候啊!”
……
李家位于大王村中间,三间北屋,西屋、东屋、南屋各一间,其中东屋是厨房,西屋是储藏室,南屋旁边则是厕所。
回到家,李磊从水缸里倒了盆水,返回屋里清洗身体。
雨水含有大量杂质,淋雨后会觉得特别黏,必须用好水再次清洗.。
洗到手腕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手腕处多了条银色丝线。那丝线浑然天成,没有任何接口,就好像天生长在上边一样。
自己身上的东西,居然不知道怎么来的,顿时让李磊觉得无比惊悚。他尝试着拽下丝线,却发现丝线异常结实,而且紧贴手腕,根本不可能摘下来。
“等会儿用菜刀试试。”
洗漱完毕,换了套干净衣服,来到正屋的时候,李磊发现父亲不在家,只有母亲坐在桌边,安静的吃着午饭。
刚才暴雨来的时候,一家人正准备吃饭。暴雨突然降临,吃饭自然顾不上。
“我爸呢?”
“去西洼了。”
李磊听得一愣:“下这么大雨,去西洼干嘛?”
王继秀看向屋外,忧心忡忡:“咱家八亩地,昨天收了一亩多。现在又是下雨,又是刮风,就怕麦子倒地。那样没法用收割机,只能人工收割,而且肯定减产。你爸去看看情况,多少有个数。”
割麦子,绝对是最辛苦的农活之一。
趁着天晴割好,还要拉出田间地头,最后压场,扬场,整个过程极其繁琐。
最近几年,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麦收的辛苦程度。不过像今天这种情况,毫无疑问,一旦情况太严重,就只能变成人工收割。
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麦场,只能选择在柏油路上压场晾晒。辛苦且不说,还很危险。
王继秀说完,李磊顾不得手腕的丝线,摸起雨伞往外跑。
“你去哪儿?”王继秀追问道。
“去西洼。”
李磊头也不回的说,出了村子他才发现,暴雨带来的损失,超乎想象的严重。
土路两侧,大片大片即将收割的麦子倒伏,麦穗层层叠叠压在一起,有的甚至砸进泥中。这种情况别说收割机,人力收割都困难重重。
更关键的是,成熟的小麦一旦接触泥土,又有雨水滋润,必然大片脱落,减产已成定局。
一脚水一脚泥,步行二十分钟,透过朦胧的雨幕,李磊终于看见自家地头站着一人。那人没有打伞,任凭雨水滴在身上,宛如塑像般久久未动。
“爸!”
刹那间,李磊的眼圈红了,心里堵的满满的,让他恨不得仰天大吼。
“如果,如果有种高产且抗倒伏的新品种,那该多好?”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点击推荐。)
(这本书,写的是菠萝最熟悉的农村生活,虽然第一次写,却觉得很熟悉,很温馨。相信每个成长于农村的书友,都会从中看出记忆中的影子。)
;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