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小序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豫北民间四大鬼节,正月十七。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半,十月初一。一年四季四次,坟前祭祖,给已故亲人送生活费,以便于亡故亲人在阴间的开销。
坊间传闻但凡是鬼节都有着不可触碰的禁忌。如果冒犯了,那就有你想都不敢想的麻烦。咱们的故事就从清明节说起。
清明那天早晨起来。起了个大早,天还不太亮,雾蒙蒙的,小于跟爸妈上坟去了。给爷爷烧上了纸钱,爷爷活着的时候对小于好着呢,有好吃的,好喝的紧着给,买玩具。现在爷爷去了。清明节呢,甭管收到收不到吧,给爷爷磕几个头吧。这当孙子的也算没把爷爷忘喽。祭拜完,收拾收拾就回了。
学校安排假期时间清明节下午就得返校,晚上有自习。难得放假不想回的那么早,下午五点多才从家开始走。
小于妈说:“路上小心点,别胡乱逛,赶紧回学校。”
小于应声答着“知道啦,知道啦,回吧,”
小于家里离镇上没多远,十来里地,镇子在村北边,学校在镇子的西边,骑车从村东头进镇子。骑自行车最多一个小时,年轻人蹬的快,,之前没住校的时候经常走,平时四十多分钟准到。下午下了雨湿漉漉的,小于新换的衣服,很小心,六点多才到镇子上。
镇子中间的十字路口有一家杂货铺,是班里同学陈雨家里开的。陈雨学习好人又漂亮,还是语文课代表。水灵灵的眼睛,一米六五高挑的个子,披肩的长发,文文静静,说话柔声细语的,笑起来甜甜的,小伙子的心都能给融化了去。自然也是小于爱慕的对象,人姑娘在前三排左边坐着,他在右边最后一排坐着,经常看人家走了神。这时候骑车正走着,见陈雨出门倒垃圾,心蹦蹦的直跳,一个不留神摔倒了。摔在了路边人家烧纸钱画的圈里,蹭了一屁股灰,蹭没了圈子印,也顾不得在意别的。陈雨瞧见是班里同学摔倒了,关心怎么样了。小于尴尬的很,忙说没事,顺手拿起了旁边没烧尽的纸钱擦了擦手,扶好车子骑上就往学校走。一路上觉得有人盯着自己背后,以为是陈雨呢。刚出这么大糗,没好回头。
到了学校哪都没去,直奔宿舍。宿舍没人,这个点都在班里复习呢。换了衣服就回班里去了。高三了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一进门还是那个气氛,前几排沉默奋斗。中间几排打打酱油,后面几排,,,,,,后面几排忙的不亦乐乎。小于心里不美,回到座位就坐下了。咂摸着路上的事,又好笑,又操蛋。
“伙计,咋了这是犹豫深沉的,斗两把来,先玩两把怡怡情。”
说话的是胖子,坐在小于的前边,小于的发小。
“没事,能有啥事。”
听见这小子招呼,小于回过神,招呼另一个同学就玩了起来。
上课了,自习有坐班老师盯着。没法玩牌,复习又看不下去,划拉了一本阅读看着,好歹有故事看。恍恍惚惚的几节课就这么过去了。回到宿舍胖子想拉着小于起看电影,不过瞧见小一无精打采的困得厉害。就蒙头去被窝里看了。
小于睡着了,慢慢的大家也都熟睡了。夜深了,一阵阵的风呼呼的吹着。窗户边还有学校不远处工厂的大灯透进屋子里的光亮,好像是一切都那么和谐。小于醒了,没有预兆的醒了,是那么的清醒,风不再吹了,平时室友的呼噜声也听不见了,这样的夜沉寂的让人害怕。偏偏这一刻曾经看过的鬼片,听过的灵异故事一下子浮在了心头,那么的清晰。
“咳咳咳”
突然,一阵声音响起,沙哑的像被撕裂了的破锣一样,仿佛从隧道里传过来的。
“啊!”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吓得小于浑身一震,失声叫了起来。不由自主的扭头看向了窗边,不只见一个老太太的脸,头发像干草一样,脸皱的像树皮,黑紫的眼皮一眨不眨盯着自己。这不刘老太太吗,镇上杂货铺隔壁的刘老太太,死了一年多了,怎么回事这是,她怎么来这了。破锣的声音再次响起,更加凄厉。
“咳咳咳”
小于惊慌失措的回过头来,蜷着身子不断的大喘气,呼吸愈加沉重了,心想,她应该走了吧,慢慢抬头瞄去。不,她还没走,就坐在床头。对,就坐在小于的床头。佝偻的身子发白的头发,穿着老太太活着的时候特有的纽扣衣服,手扶着枕头,耷拉着两腿。
小于忙慌用被子蒙上了头,突然,觉得身上很沉,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想动动不了,想喊喊不出声,累的心悸。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能动了,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呼气都不干做大动作,躲在被子里不敢露头,瑟瑟的发抖。突然被子被掀开了。
“啊,”
“哎呀,哎呀,”
“你干嘛!”
“起床撒尿”
一看人是胖子,小一是又惊又喜,缓了缓气。说到:“你掀我被子干嘛”
“不干嘛,你小子平时正儿八经的装的挺像,大半夜的你趴在被子里晃晃悠悠的搞毛呢,没看出来啊。我能干嘛,友情提醒你注意身体啊。”
“滚犊子”
“怎么了伙计,没事吧你。”胖子见小一神情不好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