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朝的各个角落的那几个人纷纷打了几个喷嚏,还感觉到到一股不好预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殊不知他们师父在不经意间就要让他们离开师门啦,还是一个莫须有的理由。
“师父,没这么严重吧...逐出师门是不是太严重了?”袁倩茹觉得她师父对几个师父好暴力啊!
老大夫继续不以为然的说:“哼,哪里严重了,你比那几个小子强多了,医术有也学的好,又聪明。”
“还有啊,你看你多关心老人家我,让我在袁家住的舒舒服服的,那几个小子一年到头都没来探望我几次,估计都已经忘了他们的师父是谁了,真是不孝,逐出师门都是轻的。”
“那师父,几位师父现在都在哪啊?”她可好奇那四位师兄是干嘛的了。
“咋知道呢,在哪个角落山上采药都不一定,可能还有可怜到要饭的...”
好吧...几位师兄我替你们默哀吧,师父他老人家对你们的嫌弃拦都拦不住,我努力给你们争取了,可还是...几位师兄:师父,冤枉啊,这可是你不让我们去看您的,你说您要在落霞村安静的生活,不让我们去打扰您,您怎么忘了!
家里有叶孙氏看着腊肠的制作,而本来袁倩茹也让司二在家的,可他硬要跟着一起,说是街上不安全要跟着保护她们,结果袁二柱觉得司二说得有道理,一群妇女去买东西,怕出意外,有个会武功的人跟着还是好的。
所以当袁二柱说让司二跟着去的话,最高兴的就是司二这个二货和她弟弟袁安平了,两个高兴得早早就上去马车等着了。
结果袁二柱就让在家看书的袁安宁负责看了,临近年关,她大哥和二姐也都不去上课了,书院放假,苏姨让袁婷婷回家帮忙了。
袁倩茹跟她奶奶和娘亲买的是给她在他家干活的人发的过年福利,除了给一个人2斤肉,还有一匹布,两盒糕点,糕点不用的,直接在青青家订好就行。
现在袁青青家卖的糕点在镇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不少人都在他们家那订了糕点留着过年吃,所以这段时间袁青青她们也是很忙,都没见她来找袁倩茹玩了。
生意好,自然心情也好,苏奶奶和大牛、二牛他们对袁倩茹可是感激得很,一有什么好的东西都想着她。
其实袁倩茹想是买的应该就有肉和布,还有他们家过年的时候要吃的其他一些瓜果零食。
另外还有送人的年礼,家里的的亲戚除了她外婆家送了,其他的亲戚都没有送呢,所以这次也是一起采购好年礼,让她大伯和三叔明天各自去岳家家送年礼,因为她外婆家已经去过了,所以她爹就去给李家的两位老舅舅送了。
像村长家、青青家的就可以回去就送了,而胡家、客来居陈爷爷、苏姨、赵府,还有孟书帆的的年礼,她回去得好好拟一个单子来送,他们的就送他们家又的东西就行,不必讲究富贵,过了可就失了本意变成了巴结。
选择适合的送,送的贵不如送的好,自家就量力而行就可以。
何况他们家的东西也不是差的,拿出去也是值不少钱的,虽然都是山货,还有一些袁倩茹在空间里拿的。
因为今年他们家是第一年在新房子过年,袁李氏想的是大年初一到他们家拜年的大人和小孩肯定不会少,瓜子、花生、糖得准备好,让小孩子来拜年拜得高高兴兴的。
而且这些也花不不了几个钱,要是袁倩茹知道她奶奶这想,得对她奶奶刮目相看了,连消费观都改变了,该花的就得花,不用什么都省,在足够的经济条件下,自己花的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