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决定地位,独立觉得自由。所以方氏对自己的改变,心里对袁家的感恩不少,她只能和女儿努力的干活来报答。
方婶家的情况,让袁倩茹真是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女性地位比袁倩茹想象中还要低,一时间她想到为她们尽自己的努力做点什么。
于是袁家的手工作坊又多招了5名的工人,一共有十五人名工人了。
因为之前她们家买的河滩地多,所以年后不久,倩茹就让她爹在一片空地盖了类似于现代的厂房出来,本来她是打算用来做腊肠作坊的,现在搁置了就先安排上手工作坊吧。
本来河滩地她就规划了一大片地出来当厂房,后面腊肠作坊再盖上就是了。
她实在是担心她的二儿子啊,一整天只想着在他的工作室里搞的什么木雕啥的,关键是自家丈夫和公爹都支持,她也不好说什么。
“倩茹,你说的有道理,那我试试?”
“当然了,我相信大伯母你肯定可以做到的,到时我们铺子开张之后,你去跟媒婆们聊聊就想行了,然后告诉她们我们店里有哪些东西,你介绍介绍,另外还告诉她们,要是介绍成功购买的客户还有提成哦。”
要让马跑的快,怎么能不给好粮草呢??
袁菜菜没想到袁倩茹可以说服她娘来干这个事情,完全是意想不到。
对她妹妹的这种忽悠的本事又佩服了不少,只能给她竖起大拇指来奖赏了。
铺子、手工作坊这些都在准备了,接下来就是装修铺子的事情了,这个是袁倩茹亲自来设计,因为她想把‘喜结良缘设’计成现代中式婚纱店的样子。
她想在下个月开业,相信是个不错的视野冲击。不过她现在每天的乐趣除了忙事情,就是溜达着小灵逗一一,也不知道小灵这只小狐狸怎么的。
除了她之外,最喜欢黏着的人就是小一一,一见到一一就要赖着不走了,如果不是袁倩茹叫它,它肯定能一直陪着小一一。
现在想想,过几天就是就是小一一的满月了,时间过得真是快。
现在袁家的人每个人都忙得很,袁大柱和袁安福就负责袁家所有的田地的管理,毕竟他们家现在也是有几百亩地的大户。
连袁老爷子也精神十足地跟着袁大柱到处一起转悠,按照她爷爷的说法就是,他要全部看完他们家的的土地在哪才安心。
他们家的良田都种上了水稻,水稻里袁倩茹还让她大伯父放了鱼苗进去,俗称稻花鱼,袁大柱是第一次见这么奇异的方法,都担心鱼会不会把水稻给啃完了。
可袁倩茹告诉他不会都水稻有损害,而且还能给水稻增肥,他心里也没谱,所以三天两头跑去看有没有异常。
当几个月后,水稻长的不仅比之前的好,而且田里的鱼一条条的还肥美,袁大柱实在想不透这是为什么,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其他的地种红薯、土豆、黄豆这些,不过这些都是袁倩茹建议雇人来弄,当然也有一些租给了佃户,袁家收取三成的粮食。
这都比一般的地主少收了一成,所以袁家的地很快就佃户租去了,大家都抢着要租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