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反驳。”不仅无法反驳,还十分赞同。
这顿午饭余笙吃的不是很开心,味道不好,油味太重了,两人只草草只了几口应付就结账离开了。
在镇上找了家尚且看起来整洁干净的宾馆,把背包里带的装备一一取出放下,减轻负担。
“不用拿了,从宾馆开门传送到常山。”再自找还不是得给她个台阶,让她不那么累。
余笙看看手里的东西,再看看陆遇卿一身轻松,毫不犹豫地把钱包和手机拿上,抛弃了多余的累赘。
让普通生活见鬼去吧。
常山不仅不出名,还在偏远的犄角旮旯,山上和附近没有能称得上景点的地方,顶多就是山清水秀些,偶尔能看到山上有只“大鸟”飞过,除此之外可谓是一无长处,不是本地人基本不知道有一座山叫常山。
余家主家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常山,科技昌明的现在还居住在山里的人十分少见。
“余缚在外面赚了那么多钱,但余家人始终居住在山里,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死守在常山,不去外面的花花世界逍遥?”说话间呼出一嘴的白气,同时灌了满嘴的冷空气。
十一月邻近,山里的气候比镇上低了好几度,山脚下肉眼可见的一层薄薄的冰霜覆在地面,山风刮在脸上打得白嫩地脸蛋有些疼。
在城里的空调下生活习惯了,总觉得不冷,永远只是打底加一件薄厚适中的外套,帽子耳罩之类对有车一族而言,完全不必要,但此刻余笙觉得自己的耳朵快给割掉了,冻得发痛。
“当年余家或许真有后路,他们才会死守着常山基业不入世。”那条后路有办法让他们找到余笙的碎魂,可有一点陆遇卿想不通。
既然余家有这个办法,各门式微正是余家崛起称霸之时,为何余家没有抓住机会,一代不如一代,至今连通州陆家都不如,手握后招,岂会甘心一直屈居于下?
除非,祖先留下的后招有触发条件。
比如,曾经的她现身归来。
从时间节点上推算,极有可能是在青城山现身归来触发了条件,余家手里握有能感应到她力量的东西,这样东西激发后可以与散落的碎魂有所感应,余家借此找到了雁时书。
“人都死了还能有什么后路?”余笙惯性思维地回了一句,话落默了默,“魂没死,但余家应该知道我灵魂未死,千年后会回归吧,又怎么会为件不确定的事一直留在常山?”
“不对。”陆遇卿神色微变,“余家不知道你灵魂未死,让我送入了轮回,但余家手里有你散落于天地之间的那一魂一魄,我这些年不曾找到的一魄在他们手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