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自作孽(第2页)
想想李家先头跟她求的恩典,想要为小姑娘讨一位教养嬷嬷,免得幼时丧母会被人说嘴,太后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这小姑娘现在看来是个好的,总不该放任着被陶家给糟蹋了。
更何况,太后作为先帝继后,虽然并不是当今的生母,只是在后来先帝病重,为了给他所看好的皇子抬抬身价,才记在了自己名下,但太后自认对皇上的心思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虽然姚氏自裁的举动触怒了皇上,让皇上半点不提及荣承伯舍身救驾之功,全给算在了新任忠信侯的身上,但这不代表过后皇上就不会再想起来,哪怕届时只会有半分愧疚移情到这个小姑娘身上,也绝对是了不得的。
他们齐家的男儿都一样,年轻的时候杀伐果断,越老便越是开始心软。
关心了几句小姑娘的近况,见她一样还是报喜不报忧,话语中并无半分怨怼,可见心性不错,太后不由得更加满意。
她愿意赐下恩典是一方面,但对方若是个不识抬举的,太后她活到如今这把年岁,就算在寻常人家也都该是个享福的老封君了,遑论作为举国最尊贵的女人,万没有委屈自己去迁就别人的道理。
陶千宜同样不是个傻的,既然今日她与秦氏能够被叫到宫里来,显然太后是已经知道了伯府内的情况,但既然太后都没有出言呵斥秦氏,只是放在一边,冷了冷她,可见上面还是有着粉饰太平的心思,那么陶千宜自然配合。
“虽说荣承伯生前,已为你和忠信侯家的小世子定下了亲事,这金童玉女的,哀家也没什么不放心,但看着你这么个小人儿,哀家真是忍不住想多偏疼两分。”
太后话说了一半就停下来,故意想要打趣一番,最好是能让小姑娘不好意思得羞红了脸,那才有意思。
但陶千宜仗着自己年岁小,面上依旧是一片懵懂,心中却是哀嚎不已,有了太后娘娘的这一句金童玉女,她与李雁的亲事算是彻底栓死了。
见她完全一副不知事的样子,太后一愣,这才后知后觉的在心里讪笑,先头光看小姑娘懂事了,却忘了人家比岑妃的小十三还要小上了两岁,怪不得还不知道要害羞呢。
“平心伺候哀家多年,以后就让她跟着三娘,给三娘做个教养嬷嬷可好?三娘可称呼她一声徐嬷嬷。”
随着太后这话,一位看上去三十岁上下的自梳宫娥站了出来,向陶千宜行礼。
陶千宜连忙避让开来,又回了半礼。
“三娘叩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点点头,让人把陶千宜扶起来,就像是这时候才想起来下面的秦氏一般,开口道:“陶二夫人,你觉得呢?”
谁都知道太后这问话就是走个过场,给秦氏一个谢恩的机会,然后就可以让她们告退了。毕竟太后这一开口,称呼的就是陶二夫人,而不是荣承伯夫人,本身就是一种表态了。
但也不知道秦氏是怎么想的,还是说在地下站了这么久,把脑子给站没了?
只见她“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叩头道:“万望太后娘娘收回成命,三娘福薄,当不起太后娘娘这般厚爱。”
别说太后了,就是殿中的其他人也都没反应过来。
但不知这份沉默被秦氏曲解成了什么意思,反正只听她继续道:“还有,还有三娘定亲一事,这、这臣妇之前半点不曾听闻,家中的老夫人也从未提到过,当是、做不得数……的吧……”
越说声音越小,整个殿中落针可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