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事情一旦开了头,然后便叽里咕噜的全来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吸引力法则。
好吧,其实没有那么玄。只不过是随着时间推移,她周围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到了适婚的年龄。
先是公孙姐姐嫁给了她青梅竹马的杜大人。
公孙晴与她可说是有半师之谊,陶千宜自然是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只不过对方现今成了杜夫人,再想见面就没那么方便了。
然后转年年初,她家三叔也迅速给大姐陶安安定下了婚事。
倒也没挑什么高门大户的人家,对方只是她三叔麾下的一名千户。虽然这门亲事看起来没有那么光鲜,但想来有他三叔在上面盯着,谅那人也不敢对她大姐不好。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还是要数杭眉畔的归宿了。
也不知她家眉姐姐才回京城没多长时间,怎么便入了宫里淑妃娘娘的眼,许配给七皇子齐允礼为正妃,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完婚了。
眼下,泰宗三十八年的春宴刚结束了没过两天,这不,她家那只报喜的燕子,就来跟她分享新鲜出炉的八卦了。
“你是说,万昭仪娘娘在宴上看中了广成侯家的嫡次女,想要许给十皇子?”
在大齐,女儿家一般都是要等到了十岁以后,才会或由长辈带着外出,或彼此间办宴小聚,既是享受做姑娘家最后的偷闲时光,也是为了各家能够更好的相看亲事。在此之前,小姑娘们最多也就是能去亲戚家,或极亲近的人家走动走动。
就连陶千宜这样上面没什么人管束的,在十岁之前,她也就只去过闵王府、李家与杭家而已。甚至在当初公孙晴及笄搬出去后,陶千宜与她见面时都还是在闵王府,只临近对方婚期才去了公孙家,那时候离陶千宜十岁的生辰也没多久了。
当然,被李信义带出城外跑马不算,那是为了学习!
至于说十岁以后,陶千宜倒也有出去参加过几次宴会,总要让大家知道荣承伯府里面还有她这么个人,但并不热衷。主要是,陶千宜她忙啊。
自打当初一不留神上了泰宗帝的贼船,陶千宜就觉得自己脑袋上的事情是越来越多。而且那一位的眼睛是真毒,每每她才刚有了一点懈怠,那边的小鞭子便抽了过来,打一棍子给一甜枣。
虽然棍子是虚的,但甜枣也是虚的!
可谁叫对方是皇上呢,那位上下嘴唇一碰,陶千宜就得吭哧吭哧的低头干活。
真的,陶千宜每次去参加宴会,但凡看到有小姑娘悲春伤秋,心里面就一个感受:纯属闲的。
她要是每天一睁眼,就有满桌的账本信件等着,然后还能够有心思东想西想,甭说什么才女了,陶千宜直接就敬对方是诗仙转世。
真心真的,有那工夫看些小女孩打闹,陶千宜宁愿回府怒刷十本旧账。
至于说先头所提到的春宴,乃是每年三月三时,由宫中高位女眷牵头所办的赏花宴。
说是赏花宴,其实在陶千宜看来,就跟个大型相亲会似的,反正每年都得有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