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说,吴末名姓翟。他的生母就是本朝最尊贵的长公主。他的生父翟之桓身居文渊阁大学士之职,兼任吏部尚书。可谓身高权重。
历来驸马最高官职不过四品,这个翟之桓却是个例外。
当年长公主及笄。帝后花费了不知多少心思才给她选中个才貌双全的驸马爷。也就是吴末名的生父翟之桓。翟之桓是当年的状元及第,论才学是不差的。可他出身寒微。是个正经的寒门学子。
一个寒门学子一朝及第,红袍加身,又尚了公主,这可是打尽。回程的时候绕道某西还斩了一个县令。早已让一众官员心生囹圄。
他和翟之桓不一样。翟之桓位高权重,寻常人只能忌惮于他而不能把他怎样。常继文这样非芒毕露,引来的只能是同僚之间的倾轧。
吴末名的三口铜铡更是把常继文推到了风口浪尖。老话说‘水至清无鱼’,谁能是没有一点儿差池的呢?常继文做巡察御史出身,又年轻不通世故。有这样一个愣头青在,无疑是给百官头上悬了一把明晃晃的刀。这刀要是不折断,满京城里那个能睡安稳觉?
常继文挂着陆廷翰女婿的名头,一则陆晓晓出了事,二则,陆廷翰的门生也忌惮他。和老师的恩情比起来,当然是自己的性命重要。
随着耿记粮行的伙计敲响‘登闻鼓’,吏部弹劾常继文的折子也到了苏侯爷的案头。
耿记粮行的老东家叫耿万秋,洛河口数一数二的大买卖人。程灵慧冒名顶堤在洛河口赈灾的时候,第一家敲的就是他们家的竹杠。
这伙计状告常继文以权势欺压百姓,逼迫耿万秋捐钱粮是真有其事。但是,要说常继文公饱私囊,逼死耿万秋那就纯粹是胡扯。
可架不住这胡扯,扯的有鼻子有眼儿,也有人乐意听。陆晓晓这事正不知道怎么了呢,恰好有人给苏侯爷送了个枕头。查自然是要查的。怎么查就看常继文懂不懂事了。
这边派出去查证的人,算时间走不出京城,那边儿午朝门外又有一众百姓喊冤。
你道这些喊冤的百姓是哪里来的?
就是劫赈灾物资,被程灵慧斩杀了的那些人,和被充军发配了的那些人的三亲六故。程灵慧当时念及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并没有赶尽杀绝。她也不是正经的官,也不知道事后俱个折子给皇上个交待。那事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如今翻腾起来,可真是麻烦大了。